情商篇智商篇学商篇
点击:2129 月份:2014-06
小哈利的故事(20140502)
小哈利二十三岁生日这天,他的父亲、美国船王老哈利将他带进来赌场,给了两千块钱去赌博,并告诉他,无论如何不能把钱输光,一定要剩下五百块钱。小哈利点头答应,说这还不好办吗,你说剩多少,就剩多少。然而他却没有想到,很快就赌红了眼的他竟然输的一塌糊涂,一份不剩。老哈利说,你还要再进赌场,不过你已经输掉了本钱,我不能再给你。咱们事先有约,这需要你自己去挣。
不久,小哈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打小工,挣了七百块钱。他再次走进赌场,这一次,他给自己制定了政策,只能输掉一半的钱,到了一半时,他一定离开牌桌。但是,他输到自己定的界限时,脚下却像被钉子钉住了一样不能动弹,他没有坚持住自己的策略,依然输个精光。
走出赌场,小哈利对父亲说,他再也不想进赌场了,他只能做一个输家。然而,老哈利却坚持让他再进赌场,并说人生即赌场。小哈利只好再去打短工。他再次走进赌场,是半年后的事了。这一次,他的运气还是不佳,又是一场输局,但他却冷静了许多,沉稳了许多。当钱输到一半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赌桌,走出了赌场。虽然事实上他还是输,但在心里,他却有了一种赢得感觉,因为这一次,他战胜了自己,他没有把自己输个精光。老哈利看出儿子的喜悦,说你可以走进赌场,是要赢谁?你要先赢了你自己!控制住自己,你才能做天下真正的赢家。从此,小哈利每次走进赌场,都给自己划定一个界限,在输掉百分之十时,他一定会退出牌桌。
问题:小哈利会一直输吗?( )
A、会。B、不会。
再往后,熟悉了赌场的小哈利竟然开始赢了。他不但保住了本钱,而且还赢了几百块。但这时父亲警却告他,应该马上离开赌桌。可是如此顺风顺水的时候,小哈利怎么肯放手。果然,在赢了几次后,最终,小哈利又一次做了输家。
一年以后,老哈利再次去赌场观看小哈利的赌风。这时的小哈利已经像一个老手了,输赢都控制在百分之十左右,不关输到百分之十,还是赢到百分之十,他都会离场。老哈利激动不已,决定将自家的几百亿的财政大权交给小哈利。小哈利十分吃惊,因为他还不懂公司的业务。老哈利的回答是,业务是( )事。
问题:上面的括号内填什么?( )
A、大。B、小。
(答案:小。)
当今多少人失败,并不是因为不懂业务,而是对自己情绪的失控和对自己欲望的纵容。天下人,不是把握不了财产,而是把握不了自己。
(本文改编自星竹的《赌局》)
关键词:输赢
家庭山:把握好自己,才能把握好财产。
小笼包的故事(20140504)
曾任台湾外交部次长的杨子葆回忆自己当官时,如何通过款待外宾吃饭,来进行一场文化表演,展现台湾的软实力,赢得别人的欣赏和尊重。
当时常邀请外宾吃远近驰名的鼎泰丰小笼包,去的是台北信义路二段的鼎泰丰本店。这里从进门开始的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台湾文化让人喝采的一面,就像一股柔性力量,让人不知不觉由衷地折服。
首先会让外宾见识一下店外长长的人龙,这家曾在1993年被《纽约时报》评为世界十大餐厅之一的名店,是今天硕果仅存的不接受预约订位的名店,上自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要吃小笼包,都得一视同仁,乖乖排队,这也是台湾民主发展至今天,人人平等的一个写照。
排队时,大家也不会闲着无聊,透过大片透明玻璃,人们可以观赏到厨房里制作小笼包和其他食物的状况,这彰显了今天民主开放社会所讲求的“透明度”的价值,也只有对自己的制度和运作拥有( ),才会予人如此一览无遗的审视。
A、自信。B、诚意。
(答案:自信。)
热气弥漫的厨房里,每一位厨师的口罩都戴得端端正正,在这样高温、潮湿、匆忙、压力大的工作环境里,真是不容易,很多店的厨师久而久之口罩都会歪。所以,口罩戴得端正的背后,其实是专业精神,对自己专业岗位的自律和自爱。
轮到入座,店内每一位员工都面带微笑,坦然与顾客视线接触,服务周到亲切,一改西方人总觉得华人害羞、拘谨、压抑、保守、畏惧陌生人的不良印象。
杨子葆说他爱带外宾到信义路二段的鼎泰丰本店,是因为那里有懂得说流利日语、英语、法语的服务员,能够以这几种语言来介绍和解释菜肴,不仅让外国朋友宾至如归,更能展现今天台湾国际化的一面。
就连上菜的次序,也十分讲究,因为日本客人、欧美客人和华人的饮食习惯都不同,或先上汤,或先上包子,或先上其他菜肴,服务员都贴心地先行向顾客征询。
此外,餐桌上琳琅满目的菜色,来自五湖四海,小笼包是上海菜;以豆干丝、绿豆芽、海带丝与粉丝合拌的小菜,据说是原籍山西的老板的家乡味;酸辣汤源自平津;担担面是川菜;牛肉面与排骨面是台湾本土菜。这样摆满一桌,每次向客人讲解每道菜的来龙去脉,都可以彰显中华文化的丰盛和多姿多采,以及台湾海纳百川、文化多元的性格。
到了餐宴结束,杨子葆说如果气氛和条件容许,他会破例违反国际礼仪,直接掏腰包付账,好让外国朋友了解台湾美食的价廉物美,从侧面了解当地百姓生活的丰盛富足。
政治不只存在于议会和庙堂之上,也存在于餐桌之间。杨子葆的这篇介绍为此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注脚。
(本文改编自蔡子强的《小笼包外交》)
关键词:展现
家庭山:文以载道是为商道。
指针的故事(20140506)
有时路过钟表店,总会注意店中悬挂钟表的时间,假如看到所有的钟表都指向十点八分四十五秒,就感觉这是美感和讲究品质格调的店;反之,若看到一壁的时间都是乱七八糟指向不同的方向,则会大为感叹,为什么不能选择最好的时间呢?
也时常留意在报章杂志上的钟表广告,发现大部分的钟表也都指在一个接近的时间上,十点八分四十五秒是最普遍的,也有十点九分零秒的,也有十点十分三十秒的。不管表针指的时间是多少,时针和分针一定是呈V字形。
据说钟表之所以指在这个时间上,是经过西方的许多心理学家共同研究出来的。一则它呈字V形,在西方是胜利的象征;二则它同时上扬,有美学形式,令人感到欣悦;三则它的形状如鸟展翅,给人奋发之感。
问题:除了象征和美感,这个时间有实质意义吗?( )
A、有。B、没有。
一般公家机关是八点左右上班,私人机构约在九点上班,商店是在十点钟开门,十点十分无疑是一个人一天中最好的时间。八点刚刚睡醒不久,头脑还处在昏沉状态;九点则尚未安心,工作不能就绪。到了十点十分左右,头脑也清醒了,工作也安顿了,正处在精神与效率的巅峰,不论做任何工作,这个时候大概都是最能得心应手的。十点十分也是决策的时间,许多公司在这个时间开主管会议,许多决策也多是在这个时刻决定,那是因为大家在这个时间最清醒的缘故。
所以说,十点十分是人一天中最好的时刻,是最好的定点。而且,世界上大概很少有人在十点十分赌博、杀人、淫邪、放纵的,那么,它不只是最好的时刻,也是最善良、最清净的时刻。
(本文改编自林清玄的《十点八分四十五秒》)
关键词:指向
家庭山:要讲究美感和品质格调。
于金池的故事(20140508)
于金池从小就喜欢望远镜。念大学时,学校每年组织同学到千山采药,很多同学都想买一台望远镜,于金池就找代理商买了20多台,每台加一二十元卖给同学,大受欢迎。
“要做就要与众不同,那样才可以赢得市场!”刚刚起步的时候,于金池为了从正规厂家进货,坐飞机去西安、昆明等地与厂家谈判。对方一看是个毛头小子,开始根本不信任他,只给了他少量货品,价格还很高。但是,于金池的诚信和营销策略令厂家刮目相看。“大学毕业时,我总共卖了1万多台望远镜,赚了近50万元。”
于金池做事情特别有心,他和几个好友成立了沈阳市天文爱好者协会,还和不少专家学者成了好朋友。协会经常组织中小学生到天文台免费参观,并在辽宁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内设立了分会。
问题:成立天文爱好者协会对生意有利吗?( )
这样,于金池将沈阳市的天文爱好者逐渐聚集到一起,生意也越来越好,销量翻了好几番,有时候一天就可以卖10多台。
2007年,于金池的望远镜销量更是突飞猛进,单是某个品牌望远镜就卖了上百万元,在全省销量排第一名。代理公司特聘他为公司技术顾问,并将公司在辽宁省的代理权免费授予给他,单此一项,就帮于金池省了50万元代理费。此外,于金池还代理尼康、佳能等25家光学仪器的产品,其中有六个品种是全省代理,年赚百万元。
下一步,于金池准备办天文培训班,使更多的天文爱好者了解天文知识。今后,“天文热”、“旅游热”渐成风气,望远镜市场大有作为。
关键词:有心
家庭山:有需要,还要制造需要。
收粮的故事(20140510)
我考上大学那年暑假,有一天随做粮食生意的舅舅去乡下收粮。
为了方便,舅舅将车开到村民们赶场必经的大路口,设下点来收粮。可是等到有村民背来粮食时,舅舅才发现秤不见了。我对舅舅说:“今天干脆别收粮了,过两天赶场再来吧。”舅舅说:“不行,我提前几天跟村民们说好了的,今天要来收粮,叫他们将粮食送来,可不能当儿戏。”我反问道:“你连秤都没有,怎么收啊?”舅舅笑了笑:“没事,你看我的,没有秤我照样收。”
由于事先约定,那天果真有不少村民或背或挑着粮食来卖。每一个人来了,舅舅都会问:“你在家里称的是多少公斤?”待对方报了数后,舅舅认真地记下来,然后叫两个工人将粮食抬到车上。我很奇怪,问舅舅:“你怎么第一句话就问他们在家称的重量?”舅舅说:“卖粮前,村民们都有在家里称粮的习惯,怕被骗,做到心里有数。”很快,村民们发现舅舅并没有称他们的粮,便问是怎么回事。舅舅如实回答:“我的秤丢了,就以你们在家称的为准吧,我相信你们。”
经过一番忙碌,收粮结束。在将粮食运往城里的路上,我问舅舅:“你这样收粮是不是太冒险,谁能保证他们不多报斤两呢?”舅舅说:“说实话,我确实没有把握。我这样收粮,是不想空跑一趟,更不想让村民们瞎忙活一场;再者,我想,虚报的只是少数,不可能大家都那样做。凭我收粮的经验和直觉,如果虚报的太多,我还是能够看出来的。就算这趟生意不赚或者赔点,能够让别人信任也值得。毕竟以后还要长期和那些村民打交道。”
运粮的车到了目的地,结果出来了:整车粮食比记录的总数( )了十余公斤。
A、多。B、少。
(答案:多。)
简直太出人意料了。我想,这些村民文化素质低,这其中肯定有人记错了重量,或者在家里称错了。
过了一段时间,我又去舅舅家。他笑着对我说:“难怪上次我们收的粮食多了十多公斤,现在我找到答案了。”“肯定是有人弄错了吧?”我急于知道答案。“( )的。”舅舅答道。
A、是。B、不是。
(答案:不是。)
“是那些村民故意这样做的。他们每个人都有意少报一点,结果凑起来就多出了十多公斤。”
我惊讶地说:“还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那些村民们简直是太老实了,他们怎么那么傻呀?”舅舅忙说:“怎么会是傻呢?他们这样做是有原因的。那些村民害怕个别人多报斤两,一颗老鼠屎毁了一锅汤,坏了大家名声,就纷纷故意少报一点来填补。我一定要坚持诚信的原则,绝不压价,绝不缺斤短两。他们也教育了我呀。”
等我大学毕业的时候,舅舅已经是当地知名的老板了,生意也发展到其他领域。
(本文源自舒仕明的《不用秤收粮》)
关键词:诚信
家庭山:讲诚信,开久铺。
塞姆勒的故事(20140512)
巴西的塞氏公司太另类了!参观了这家企业后,连IBM、通用汽车这样全球最牛公司的人也一阵颤抖。
人们首先发现,这家公司没有前台,高层经理自己接待客人,自己复印东西,自己发传真。这里的一些员工很随意,竟然穿着短裤来上班,把脚放在桌子上。有的员工没完没了地看报纸,从来不装出忙碌的样子。老板不待在公司里,很长时间都没往公司打电话……这一串景象彻底粉碎了人们对一个优秀公司的想象,参观者看到一半就吼起来:这个公司能是未来的成功样板?
问题:这个公司是成功企业吗?( )
是,正是这些“把戏”把一个濒临灭亡的公司变得繁荣。虽然巴西通货膨胀严重,经济政策混乱,塞氏企业却逆流而上,生产率提高了近7倍,利润翻了5番。
这家公司的老板名叫里卡多·塞姆勒,30岁从父亲手里接下企业后便致力于打造乐土,让平等替代“金字塔统治”。
原来,当初塞姆勒的父亲每天早上6点30分起床,严格遵守时间表,回家吃午饭,小睡15分钟后返回办公室。晚上7点45分,他准时回家吃晚饭。无论在公司还是家里,他都表情严肃。他的秘书是个身材矮小而结实的女子,一样有一副严肃的表情。“如果她迟到了6分钟,父亲就会批评她。而当父亲用钢笔而不是用铅笔修改文件上的错误时,就轮到她发怒了。”塞姆勒从小就知道,在父亲的公司里,严肃的表情就像“注册商标”,用来引起尊重和恐慌。他还发现,在办公室里,职员们总是用抛硬币来决定谁去给父亲送文件——企业的规章制度和程序让人感到冷酷无情,员工缺乏热情,空气里存在着一种抑郁,无论父亲还是员工们,都工作得非常辛苦、很不快乐。
一切都在塞姆勒接管这家企业以后开始改变。一贯被商业习惯强调的语言、行为和思维,不正是窒息和桎梏的创造者吗? 塞姆勒决心真正改变企业,对陈规旧习开始了“大扫除”。
塞姆勒的第一条规定是:晚上7点之前,所有人必须离开办公室;第二条规定是给他自己的:给员工最大限度的自由和权利;第三条规定充满了破环性:他审视所有规章,大把大把地扔掉它们。最后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规定,他消除了所有代表压迫的东西:取消了门卫例行检查,取消了考勤制度,取消了着装规定。经理们拆掉了办公室,进行“走动管理”(管理者到员工中去传达管理意图)。为公司高层保留车位的做法也消失了,没有谁真的比别人更重要,谁先来谁就把车停在那里。名片、办公室家具、地毯上的区别也被取消了。
随后,塞氏企业印发了一个类似公司说明书的小手册:
组织结构图:没有组织结构图。被领导者的尊重造就领导者。
雇用:在雇用或提升某人前,他所在部门的其他人有机会对他进行评价。
工作时间:实行灵活的工作时间,每个员工设定自己的时间表。
工作环境:所有员工都能自由改变其工作区环境,使自己觉得舒服。
着装:每个人按喜好和需要穿衣服,穿什么都行。
权力:决不容忍滥用权力、压迫下属,或令人因恐惧而工作,任何对他人的不尊敬都会被严肃对待。
工会:工人可以自由组织工会,公司坚持对工会的尊重,并和工会对话。
罢工:罢工被认为是正常的。
评价上级:你有权力评价上级,公司全力保障开诚布公。
为了让平等从意愿变成制度,塞姆勒抛弃了僵化的组织结构。他设计了3个圆环,第一个圆环包括副总裁一级和级别更高的人,被称为“顾问”;第二个圆环包含7~10个业务部门的领导,被称为“合伙人”;第三个环包括所有其他人——机器操作员、食堂员工、看门人、销售员、保安,他们被称为“伙伴”。塞姆勒还设置了“工人委员会”。这个认为“老板是敌人”的工人委员会,成员是最难管束的人,塞姆勒表现出了大无畏的勇气。“看到高层管理者和我坐在同一张桌子旁,倾听我们说话,并愿意为此做些事情,”工人委员会的成员说,“我意识到,这是员工可以和公司一起成长的地方。”
平等被引进来时,也带来了代价,例如拖延了决策流程、讨论太多、思索的时间太长。塞姆勒说:“也许这是公司民主不可避免的代价。”
如今,这家公司是巴西年轻人最想去的公司。
(本文改编自段东渔的《年轻人最想去的公司》)
关键词:平等
家庭山:企业冷酷无情,员工缺乏热情。
曾建忠的故事(20140514)
“做自己想做的事!”因为这句话,“80后”曾建中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成为疯头公司(Mad Head Limited)的创办人。
2008年,曾建中毅然放弃了高薪且稳定的工作,与弟弟曾建豪一起下海创业。只是,公司创立之初业务进展并不顺利,曾建中尝过连续18个月没有收入的滋味,他的银行存款余额一度只有不足10万。在事业跌至谷底时,曾建中也从未想过放弃,在艰苦奋斗中把握住了两次机会:一是在困难时期带领公司开发Facebook平台应用程式扭转窘境;二是找准时机进入手机游戏领域。
2013年1月,经过七个多月的研发后,疯头公司自主开发的手机游戏《神魔之塔》上线运营。为了观察市场的反应,曾建中亲自在尖沙咀和旺角港铁站之间来回穿梭,观察是否有人玩这款游戏。出乎意料的是,《神魔之塔》一上线便获得了玩家的热烈追捧,上线第一周,其在APP的下载排行榜上就进入了前三名。这让曾建中喜出望外。据曾建中称,《神魔之塔》目前每天的活跃用户有180万,公司计划进军内地、欧美和东南亚市场,并发展周边产品。就连互联网大佬腾讯,也与疯头洽谈了海外产品的合作。自然,《神魔之塔》也为公司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收入。曾建中与弟弟曾建豪,也单凭这一款手机游戏而晋升()万富豪之列。
A、百。B、亿。
(答案:亿。)
据香港《明报》报道,疯头公司5月4日获内地游戏开发商云游控股入股20%股份,曾建中、曾建豪俩兄弟“净袋”合共5.43亿港币,晋升亿万富豪之列。倘若加上日后其他交易条款,曾氏兄弟身家随时会暴涨至70亿元。
(本文改编自黄锴的《“游戏新贵”曾建中》)
关键词:机会
家庭山:找准时机,开拓新领域。
表弟的故事(20140516)
表弟厌烦了到处打游击战的打工生活,下定决心要自己做点什么。由于除了一身力气,没有学历,没有技术,他思来想去就在一个居民区楼下的巷子里找了一间门面,开了一家液化气换气站。
然而,由于换液化气的站点很多,竞争异常激烈。更重要的是很多液化气站通过缺斤少两赚黑心钱,搞得客户很受伤。一来二去,客户就选择实力强的老店,而像表弟这样才进来的小打小闹的换气站,客户很难接受,表弟起早贪黑蹬着一辆二手三轮车,喊哑了嗓子,天天累得骨头散了架,生意却寥寥无几。但表弟铁了心地认为,诚实勤劳的人一定会有收获。
接下来,表弟动起了脑筋,印了一些卡片,留下了联系地址和联系方式,并特意在卡片显要位置注明:“凭劳动和良心挣钱,决不缺斤少两!”然后信心满满地挨家挨户发。
问题:表弟的生意兴隆了没有?( )
生意虽然有了一点起色,一天的辛劳却所得无几,显然客户还是不大信任表弟。表弟的牛劲于是上来了,发誓不把液化气换气站经营好誓不罢休,铁了心要一条道走到黑。
一天我在看报纸,突然发现一则关于表弟的通讯报道,旁边还有表弟乐呵呵的照片,通讯的标题是“带着一瓶矿泉水上路”。细看才知道,原来表弟又玩起了花样,并且这次玩大了,把自己玩上了报纸。报道说,一个换液化气的农民,为了取得客户的信任,登门取液化气瓶的时候带着秤,记下空瓶的重量,液化气换回来时再称一次,保证足斤足两。
问题:表弟为什么要带一瓶矿泉水?( )
A、解除饥渴。B、解除顾虑。
为了打消客户对缺斤少两的顾虑,他特意买了一杆秤,为了验证秤的准确性,还特意带上一瓶矿泉水,称一下矿泉水,和标注的重量一致就说明秤是没有做过手脚的。表弟带着秤和矿泉水给一家人换气,感动了那个客户。客户正好是个记者,就把表弟的事情写了出来。那次报道以后,表弟的生意越来越好。大半年后,表弟喜滋滋地买了一辆小货车,生意越做越大。表弟的梦想是做全城最大的液化气换气商,把足斤足两的液化气站开满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
(本文摘编自七月的《带着一瓶矿泉水上路》)
关键词:花样
家庭山:玩花样,求诚信,出成果。
柯达的故事(20140518)
一百三十多年前,美国人乔治•伊斯曼打算让每个人都能轻松留下自己的影像。为此,他创办了后来影响了全世界的柯达公司,他所发明的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的“傻瓜相机”飞向千家万户,柯达胶卷也出现在上世纪路边随处可见的胶片冲印店里。那卷放在黄色长方形方盒里的胶卷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甚至还出现了“柯达一刻”这个词,专门指代生命中美好的时刻。直到现在,很多人还能哼唱出柯达广告歌曲的轻快旋律:“就让每一刻,掌握在你手中,别让它溜走。”
可惜,“镌刻美好一刻”的柯达没能留住自己。柯达官方网站于2012年1月3日发布公告称,由于柯达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纽约证券交易所已经向其发出了退市警告。根据纽约证券交易所公布的数据,从2011年1月11日到2012年1月5日,柯达的股价跌去了93.7%。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和惠誉此前均将柯达公司的债券评级下调至“垃圾级”,去年12月的美国《财富》杂志甚至将它评为“美国500强10大烂股”第三名。“像一个壮汉猝死,像一个勇士牺牲。”作家章诒和这样形容柯达的败落,“无数家庭的团聚,无数老人的面容,无数女人的倩影,无数孩子的成长,都和柯达联系在一起。咋说垮就垮了?”
问题:柯达公司垮掉是创新不足吗?( )
印有柯达黄色标志的胶卷曾经风靡全世界,如今行走在崩溃的边缘。人们唏嘘的同时也满怀疑问。美国《大西洋月刊》用它的文章标题问道:“是谁杀死了柯达?”人们的答案各不相同,但大多数人都把矛头指向同一个敌人——当下最热门的数码摄影。然而,讽刺的是,发明全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的正是如今被它逼入绝境的柯达公司。言辞犀利的评论者将这个事实形容为“亲儿子整死了好爸爸”——1975年,时任柯达应用电子研究中心工程师的史蒂夫•塞尚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照相机”——重8.5磅,由16节AA电池驱动,照片记录在磁带里。这就是柯达公司的“未来相机”项目。
也就是说,跟热爱发明的创始人伊斯曼一样,柯达公司从不缺乏创新。如今数码相机所使用的许多技术,都是柯达工程师的专利——CCD图像传感器、OLED显示器、全世界第一个摄像头、第一个35毫米彩色胶卷、全世界第一台数码单反相机……
柯达公司也并非对未来没有考虑,他们在“未来相机”项目报告里如是写道:“随着技术的进步,摄影系统必将对未来的拍照方式造成实质性的影响。未来相机的照片将存储在一种稳定性极佳的存储器里,可从相机内取下以进行播放。照片将保存在胶卷、磁带或视频光盘上,并且相机存储介质将可重复使用。”曾在柯达的数字部门担任产品经理的麦考伊说,在他看来,柯达的衰落绝非不求创新。“早在2000年,我们就知道拍照手机会主导市场。”麦考伊说。他和同事开发过许多无线产品,甚至还开发过一款平板电脑原型机。
可惜,掌握最先进的技术的传统胶卷领域不二的霸主,柯达不敢贸然迈入当时尚不明朗的数码市场,谨慎地观望着市场。起初,举棋不定的柯达并没有太大损失。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世界上绝大多数照片仍采用胶片感光技术拍摄,美国传统胶卷市场的销售增长速度曾高达14%。柯达彩印店在中国的数量达到8000多家,这个数字是肯德基门店的10倍,麦当劳的18倍。这些不仅带给柯达丰厚的收益,也更加坚定了它继续保守观望的市场策略。但是,似乎每一次转型关头,柯达公司都押错了宝。2002年,当竞争对手富士公司的产品数字化率已经高达60%的时候,柯达还不足25%。柯达公司大举削减相机业务预算,把钱投入喷墨打印机,以期靠它在市场上大翻身。
遗憾的是,柯达输了。生于胶片,死于数码,这个一路遥遥领先的发明大王,被挡在终点线前销售利润的围栏上,狠狠地摔倒。“柯达善于发明,却不善于将这些发明转换成商业利润。”《大西洋月刊》评价道。
家庭山需要补充的是,善于发明的柯达是失败在自己不敢于将发明转换成商业利润。如同,有好的商业点子的人,因为不敢付诸实际而与财富擦肩而过。
(本文改编自李斐然的《垂死的柯达带走了胶片时代》)
关键词:创新
家庭山:既要善于创新,又要敢于实践。
曾志航的故事(20140520)
那一年,远在巴西的曾志航因为身体状况不允许他回到建筑工地,只好和公司解除了劳务合同。于是,曾志航决定试一试做糖葫芦生意。
曾志航给父亲打去电话,父亲也很支持儿子的想法,在当地一家糖葫芦厂订制了2000支质量上乘的无核糖葫芦,委托一家外贸代办公司,与别人的货物拼箱发运到了巴西。可当曾志航喜滋滋地去海关提货开箱时,却傻眼了:经过长途运输,糖葫芦上面的糖已经融化了,把山楂紧紧地粘在包装袋上,即使用力撕去,红色的山楂上,仍然残留着白色的包装纸——首战,曾志航亏了近7000元。
但曾志航不甘心就此认输,他明白糖葫芦在巴西是有市场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克服眼前的困难。既然运输成品糖葫芦不行,那么就运原料来巴西,然后自己加工,反正做糖葫芦曾志航是行家里手。
2009年9月初, 1000公斤山楂和1万支竹签发运到港口,曾志航雇了大卡车,喜滋滋地去港口提货,可是海关的一纸通知却让他傻了眼:这1000公斤山楂属于活性外来植物果实,违反巴西国家《外来动植物检验保护法》,需依法销毁,并要缴纳215美元的销毁费用。曾志航一下子觉得天旋地转,他掏出最后的几张钞票,支付了销毁费用以及雇来的卡车费用后,孤身扛着那只装满1万支竹签的纸箱,回到了住处。
此时的曾志航已经身无分文,不得不打工挣钱。他按报纸上的广告,来到一家养老院做护理员。曾志航的第一位服务对象退休前是一位律师,从他那里了解到,一些国家禁止外来动植物入境是防止外来生物对本地动植物生长环境造成破坏,如果外来动植物被证明已经不能够繁殖繁育,那么就不违反法律。这句话启发了曾志航:如果把山楂( )去除掉,那么它就失去了繁育的能力,就不违反法律了。
A、皮儿。B、核儿。
(答案:核儿。)
吸取上两次的教训,这次他专门去海关检验局咨询,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于是,他提出了关于进口山楂果肉的书面申请,很快就得到动植物检验局的批准。
……
一个月后,凭着这1000公斤山楂,曾志航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本文摘编自金蝉的《巴西糖葫芦大王》)
关键词:不甘心
家庭山: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曾志航的故事(20140522)
相继两次在巴西这边出问题,曾志航的父亲说什么也不想再帮儿子运原料做亏本买卖了。怎么办?
这时,曾志航想到了一个词儿:“无本生意”。他十分郑重地给糖葫芦厂写了一份报告,详细说明了在巴西开辟糖葫芦市场的可行性,指出双方长期合作的前景,并在报告中如实地说明自己前几次失败的原因,希望对方能赊欠100公斤无核山楂。
问题:说明失败原因好吗?( )
A、好。B、不好。
令曾志航喜出望外的是,糖葫芦厂管理人员答应了曾志航的请求,如数发运了100公斤特级无核山楂。
曾志航收到货后,加班加点制作糖葫芦,第一批货很快出炉,市场反应奇好,只半天功夫,200支糖葫芦就告罄。不到一个星期,100公斤山楂全部卖完,他算了一下,净赚2000美元。
关键词:无本生意
家庭山:如实奉告,诚信经商。
荣也的故事(20140524)
2011年7月,荣也回国,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进入一家游戏公司。
荣也带着团队开发了几款幼教养成类游戏,“有画指甲、山寨版‘找你妹’,这些游戏主要靠购买道具和点击广告赚钱。”但屡战屡败。在分析了各种原因无果后,荣也有一个放弃的念头。
直到6月底,荣也在家看了一场真人秀叫《100种死法》,“我突然意识到,很多手游都是教你如何逃生,教你如何不死,我为何不尝试创作一款游戏,教游戏里的角色如何死呢!”第二天,荣也开始将自己的想法实施起来。
问题:这款新游戏的玩家多吗?( )
A、多。B、不多。
当游戏上线后,“下载量是原来制作游戏的好几千倍,这款游戏最高记录在中国区的苹果商店排到了总榜的第6名。”荣也说:“在我们心里,这已经是第一了。”
一次偶然,荣也在贴吧、微博等地看到玩家为这个游戏建立了讨论组,“我发现玩家亲切的称这款游戏的主角‘蠢蠢’,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和玩家交流经验,一些关卡的创作灵感也是他们给的。”通过口碑传播,“蠢蠢”的知名度也提升了。“‘蠢蠢’可以说是我们的破釜沉舟之作,如果不是它,团队已经解散了。”
关键词:创作
家庭山:虚实相生,逆道而行。
包子店的故事(20140526)
乡下的表姐想开包子店,让我陪她找店面。晃悠了一早上后,她终于选定了一家。这一家虽然市口不错,但却是我最反对的,因为附近有一家“张记包子店”,人家的手艺非常好,早上买包子的人往往要排起十几米的长队。没想到,表姐听了我反对的原因,反而更加坚定了要在这开的信心。
表姐的店开张后,我想要不了两个月,她的店一定会被别人挤垮。
问题:表姐的店被挤垮了没有?( )
A、挤垮了。B、没挤垮。
(答案:没挤垮。)
却不料表姐的店不仅没被挤垮,反而一开就是五年。虽然没“张记包子店”红火 ,但客人也是络绎不绝。我想不通这个理,问她是怎么回事。她笑着说:“人家包子虽好,但总有些人等不及,他们要急着上班上学,没时间排队。”
想一想表姐的话,还真不得不佩服她的机灵;她明白在特定的时间里,人们如果不能选择“最好”的,也只能接受“次好”的。而如果她不背靠“张记包子店”这棵大树,依她的手艺,人家可能就不会光顾她的包子店。“张记包子店”带来了人流,但又不能及时满足大家的需求,而她恰好让人流“分流”,让“次好”也能不错地生存。
(本文源自余毛毛的《总有些人等不及》)
关键词:次好
家庭山:紧靠第一,做好第二。
李刚的故事(20140528)
成都,金牛区成华巷。李刚的油条铺就在这条地处老居民区内的巷子里。铺面上方用大红色喷绘着:“李刚国标油条”,醒目而喜庆;墙壁上张贴着一张盖有大红印章的检测报告,上面是成都市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对李刚送检的油条所出具的检测结果:“油条中铝含量为16mg/kg。现有国家标准规定,油条等小麦粉制品中的铝残留量应小于或等于100mg/kg。”
早晨7点,正是李刚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候。铺面前排起了长队,卖油条、卖豆浆,收钱、找零,两只手忙个不停。据李刚的统计,一早上卖了483根油条。和附近其他油条铺一般每天二三百根的销售量相比,放心油条显然更受欢迎。生意最好的时候,100根油条在8分钟之内被一抢而光。
来买油条的不少是巷子里住着的居民,更有不少顾客慕名而来:有从北京、广东、辽宁、新疆来成都玩的游客,有专门寻摸过来尝新鲜的,有开奔驰的老板把车停在大路旁边拐进巷子里来买的……记者也买了根“李刚牌”油条:外观和普通油条相似,一咬开,黄灿灿的,口感不错,似乎比普通油条更香些。
人们赞赏的不仅仅是油条的口味,更是李刚的诚信。他主动弃简从繁改变配方不加( ),主动送检不惜提高成本减少利润,用一张张检验书向全社会郑重承诺:我的油条请放心食用。
A、明矾。B、色素。
(答案:明矾。)
李刚“火”了。湖南卫视请他现场演示炸健康油条;第一财经频道请他和易中天对话有关传统食品的话题;中国文明网成都站设立了“成都油条哥”专题,学艺的、加盟的一时间纷至沓来;“油条哥”李刚的事迹上了央视《晚间新闻》;李刚入围了“2012感动中国”候选名单……李刚没想到,自己47年至为平凡的人生因为炸油条而出名。
(本文改编自任春的《一根油条见良心》)
关键词:健康
家庭山:健康食品,人人欢迎。
罗敬宇的故事(20140530)
14岁,同龄的孩子备战中考,他已在课余时间摆地摊卖孔明灯“捞到”人生的第一桶金;19岁,同龄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到大学报到,他则手拿湖北大学录取通知书,坐拥8个实体店、3家网店,公司年销售额达1500万元。在父母的“纵容”和支持下,90后的他,在短短4年的时间里,品味了创业的艰辛,也享受了学业与事业齐头并进的甜蜜。他就是罗敬宇。
罗敬宇是湖北十堰市人,父亲经营着自己的一份事业,母亲在当地的一所小学工作。也许是受到父亲的影响,罗敬宇从小就爱看一些经商之道的书,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成为像马云、俞敏洪那样的创业名流。
三年级时,罗敬宇看到好友穿了一件很漂亮的黑色马夹,有点像摇滚乐队穿着那种,他羡慕极了,要是自己也有一件该多帅。当天吃晚饭时,罗敬宇没有直接向妈妈要,而是把好友穿的马夹款式仔仔细细地描述了一遍,看到儿子一脸激动的神情,爸爸心里明白了。“儿子,那衣服要是穿在你身上肯定帅呆了。”爸爸说的话说到了罗敬宇心坎上了,罗敬宇直点头,爸爸笑着说:“喜欢就买啊,可是你要自己( )钱去买。”
A、借。B、挣。
(答案:挣。)
爸爸的前一句话让罗敬宇乐开怀,可后一句直接把他扔进了深渊——他才10岁,怎么挣钱?
看到儿子一脸不乐意的样儿,爸爸笑了笑说:“想要东西是好事,可靠爸妈提供给你不是一个男子汉所为,以后想要什么就要靠自己去争取。”爸爸告诉他,可以在家里帮他们干家务活,然后他们“按劳付酬”。就这样,罗敬宇在家里洗了8次碗、扫了两次地才赚到了买马夹的钱。那晚,看着床上崭新的马夹,罗敬宇摸了又摸,品尝着赚钱的快乐,一种无法言表的自豪感在心里蔓延……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罗敬宇幼小的心灵里,越来越认可爸爸的做法。而罗爸爸也没有想到,当初只是想培养儿子的独立意识,“一不小心”让儿子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
关键词:自己挣钱
家庭山:成功需要榜样,财商从小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