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篇学商篇财商篇
情商篇欢迎您!家庭山祝您的孩子德艺双馨!
点击:1944 月份:2014-04
温馨提示:一得斋所有猜猜看问题已经全部更换,更为合理、贴切,有助于家长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有益于孩子提高能力。可以注册家庭山故事网正式会员后,登录进入猜猜看环节。
克里斯的故事(20140402)
而立之年的克里斯·加德纳,原是一名平凡的推销员,妻子无法忍受这样贫寒窘迫的生活,离开了克里斯,留下5岁的儿子与克里斯一起漂泊,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最潦倒时,父子俩甚至连火车站的澡堂、地铁站的厕所都住过。就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一家声名显赫的股票投资公司愿意给他面试的机会。
面试的时候,主考官问克里斯:“如果面试的人,没穿西装没扎领带没着衬衫而且满脸满身都是泥污,但却被录用了,你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克里斯回答:“那他肯定有一条好看的裤子。”
问题:克里斯的回答好吗?( )
A、好。B、不好。
这个看似机智的幽默赢得考官的欣赏,他获得实习的机会。
这是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故事。克里斯的成功,源于他有颗幽默的心。而他的幽默,源于他的坚韧、乐观——在困境中,能看到那条象征希望、乐观的“好看的裤子”。
最终,克里斯靠着这颗心,在历经多次挫折之后,听到幸福的叩门声,再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证券公司,成为世人瞩目的百万富翁。
(本文改编自罗西的《当幸福来敲门》)
关键词:幽默
家庭山:幽默的人,幸福会来敲门。
杏子的故事(20140404)
父亲要出山做麦客去了。“听老师话,好好念书,到时候给你一口袋杏子回来。”父亲对我们兄妹说。
我家在渭北的大山深处,这里麦子熟得晚,父亲趁这时去渭河边上的大平原替人家割麦子。父亲总是喜形于色地打开肩上的那个黄挎包,伸手抓出黄亮黄亮的叫人直流口水的杏子分给我们。“咔嚓咔嚓”地嚼着杏子人时刻是多么舒心呀,至今我还觉得那是儿时一段少有的幸福时光——我们这里山坡上的野杏子又小又酸,实在难以下咽。
可是,这次自打父亲离家后,麦子熟了,村里做麦客的人相继回了家,山顶上向阳处的麦子已经开始收割了,还是不见父亲回来。蚕老一时,麦熟一晌。我家的麦子能搭镰了,若再等下去,成熟的麦粒就得留在地里。要是遇止冰雹什么的,就更麻烦了,那可是整整一年的收成呀!真是急死人了。母亲心焦似火。第二天一早,母亲带领我们兄妹三个上了地。我们母子四人在灼热的麦地里整整折腾了三天,才勉强割了三亩来地的麦子。
第四天天快黑时,父亲才出现在麦地里。在他身后排着一列士兵般的麦捆子,一件件扎得结结实实、整整齐齐。“路上耽搁了,回来晚了……”父亲对我们苦涩地笑一笑,淡淡地说。原来,那年渭河沿岸有了不少收割机,雇麦客的人少了,父亲跑了好多地方都没有找到活。正要回家,在麦地边遇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恸哭不止。一打听才得知,老婆婆相依为命的儿子死在了铜川矿井下,老人孤单无助,麦子也没人收。父亲二话没说,一口气帮老婆婆收割、拉动、碾打完毕,没收一分钱。然后赶了两一两夜的路,才回到二百多里外的家。途中,因为淋了雨,还发了烧,看了病。
问题:父亲这一次买杏子没有?( )
A、买了。B、没买。
父亲用仅剩的一分钱买了一颗杏子,一直揣在兜里。在妹妹翻挎包没发现杏子大哭之后,父亲费力地摸出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提起袋子的一角小心翼翼地往手心里倒,骨碌一下子滚出一个黄澄澄的大杏子。那杏子在父亲汗湿的掌心里沐浴着霞光,透射出一股奇妙迷人的风采,显得金光灿烂、耀眼生辉,那么大,那么美。
那颗唯一的杏子在妹妹手心里宝贝似的攥着,过一会儿咬一小口,过一会儿咬一小口,到第二天晚上才吃完。我则把杏核细心地晾干,悄悄藏在瓦罐里。
问题:“我”藏杏核做什么?( )
A、吃杏核。B、种杏核。
第二年春天,我家门前的院子里长出了一棵杏树苗,这棵杏树就是父亲带回的那个珍贵的杏子变成的。
至今,那棵杏树还长在我家的院子边上,长在我的记忆里,长在我的心中。
(本文摘编自李翔的《麦黄黄,杏黄黄》)
关键词:一颗杏
家庭山:一颗杏子满爱意,一粒种子见希望。
小彩旗的故事(20140406)
小彩旗是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三妹杨丽梅的孩子。小彩旗还站不稳的时候,每次看见姨妈跳舞,就会睁大眼睛让视线追随着姨妈的身影,不哭不闹看上半个多小时。为了让姨妈抱着跳舞,连最苦的药也乖乖地吃。
3岁的时候,小彩旗经常跟着杨丽萍泡在排练场里边看边跟着跳,特别有耐心,特别专注,特别有灵性就这样,小彩旗4岁的时候,正式成了杨丽萍舞蹈团的一员。杨丽萍很是欣慰,但也担心——跳舞是要能吃苦的。
问题:小彩旗跳舞能吃苦吗?( )
A、能。B、不能。
团里也有其他小演员,但杨丽萍很快发现小彩旗是最能吃苦的。“那些孩子每次来跳舞都是一家人忙前忙后,加上娇生惯养,一点苦都吃不得,基本上跳两三天之后就没多大热情了,但旗旗只要跳舞就高兴,从不说累。”
为什么?因为小彩旗是发自内心地对热爱舞蹈!从那个时候起,杨丽萍在小彩旗身上倾注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她毫不讳言:“旗旗是第一个我全身心指导的演员!”
(本文改编自诺拉的《再不舍,也会尊重孩子的选择》)
关键词:吃苦
家庭山:因为热爱,所以不苦。
张雪群的故事(20140408)
张雪群是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马桥村一户贫困家庭中一名11岁的小女孩。5年前,她的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不堪家庭重负离家出走,年仅6岁的她,不得不早早地将生活扛在肩上。
每天早上6点,张雪群准时起床准备一家人的早餐。由于奶奶和叔伯们不便劳动,张雪群早上还要将他们的午餐备好放在锅里。三妹、四妹起床后,张雪群还要给她们穿衣梳头。吃了早饭,张雪群四姊妹步行40分钟到达学校,然后各奔教室开始一天的学习。下午放学后,张雪群再带着三个妹妹,一起回家。回家后,张雪群穿上围裙开始准备一家人的晚餐。晚饭后,张雪群为二妹妹辅导作业,然后才开始自己的作业。待到休息时,已是晚上11点。
张雪群的幺爸(叔叔)张德清称,现在张雪群已是家中的“顶梁柱”。“今年春节,她妈妈终于回来了。可媳妇待了不到2天,给四姊妹每人1块钱,又走了。”谈到这里,奶奶眼角边泪水不断。彼时,( )将( )拥抱在怀中。
问题:上面的括号内分别填什么?( )
A、雪群,奶奶。B、奶奶,雪群。
(答案:雪群,奶奶。)
“奶奶,我会努力读书,将来让你们都过上好日子。”张雪群安慰奶奶说。
当记者问她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时,张雪群答: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把奶奶、妹妹们、伯伯、幺爸一起接到城里去生活,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当记者是什么让她坚持到今天时,张雪群:坚强与乐观,我相信一切都会过去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关键词:乐观
家庭山:早当家的孩子意志坚。
王二娃的故事(20140410)
侵华日军扰袭村子时,王二娃当年13岁,直至他上世纪90年代初去世,老人一直清楚记得当年的情形,多次向后人讲述。那年冬天,一股日军来到村子,看见村口拴着耕牛,众人立即来了兴致,拎刀上前,当场砍掉一块牛屁股肉,生火烤食。鲜血飞溅,牛疼得嗷嗷叫,有村民上前欲要阻拦,只见日军举着刀枪,嘴里哇啦哇啦乱叫,吓得人不敢近前。村民们没有贸然与他们正面冲突,而暗地里与日军斗争的号角悄然吹响。
日军攻下汝州,遂向登封、新密一带转移部队,誓要扩大势力范围。王二娃作为“壮丁”,亦被日军拉去运送物资。为防止壮丁们逃跑,日军使出了“绝招儿”,即用尖刀把每个人的右手腕扎个洞后,扯根铁丝像穿羊肉串一样,把大家穿起来。鲜血流淌,有人疼得惨叫,日军听得不耐烦,一刀下去,结束其性命,将尸首滚落深山。置身其间,王二娃虽然疼得汗水湿透了棉袄,但是他忍住了喊叫。日军押着他们,将物资转运至登封境内,突遭一股火力猛烈抵抗。混乱中,王二娃弄断铁丝,朝家乡方向一路狂奔。
王二娃回到了村子,但是那个山青水美的故乡,已变作一片废墟;多位亲友被杀,何处可以生计呢?和那个时代一样,这位少年,陷入极度迷茫中。这时,一支由皮定均将军指挥的部队来到了段子铺村,并将抗日临时指挥部设在桃花山脚下。当知道这支部队作风严谨、为民众谋幸福后,他毫不犹豫地加入进去。
王二娃做了3年通信员,没有跟随部队走更远,他选择留守家乡,娶妻生子——这是一个农民最为现实、朴素的想法。然而随着生活富足,一个更大、更迫切的梦想,在其脑海勾勒出来。
问题:王二娃的这个梦想是参军吗?( )
A、是。B、不是。
王二娃的梦想是依托当年皮定均将军抗日指挥部旧址,修建一座抗日纪念馆,供后人瞻仰、铭记历史。
为了这个梦想,王二娃可谓绞尽脑汁,不惜挨皮肉之苦。“文革”期间,他把当年收藏的日军损坏枪支悄悄存放在后山,待到上世纪80年代,才把它们挖出来面世。“在汝州、登封一带,民间散落许多抗日遗物。”王二娃的儿子王登科动情地说,和父亲一通促膝长谈,父亲把他的心思和想法和盘托出,因其年事渐高,无力再张罗收集这些东西,“从俺爹手里,我接过了接力棒。”
2002年4月,王登科的抗日纪念馆建成免费对外开放,立即吸引了社会各界民众。近年来,王登科的抗战纪念馆已被汝州市多数中小学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汝州市新党员的宣誓活动也在这里举行。
关键词:铭记历史
家庭山:接过接力棒,历史永不忘。
陈光标的故事(20140412)
陈光标的慈善事业是随同他的人生共同成长的。1998年摆地摊赚了20万,陈光标从电视上看到安徽芜湖一个9岁女孩没钱看病,就送了3万元给她;第二年赚了60万元,拿了28万元为家乡修了条4.8公里的乡村公路。陈光标想,慈善事业不应该停下来,不管你赚了多少钱,都要拿出一定比例及时回报社会,及时帮助他人。
2008年5月15日,四川绵阳,陈光标的重型机械不够用,就问一个灾区的好朋友哪有租机械的。朋友告诉陈光标,温江的周老板有10台。当天晚上陈光标赶到温江,说想用机械。周老板说可以,每辆3000块钱,还要交5万块定金。陈光标把5万块拿给他后,带着机械连夜赶回绵阳。
第二天上午10点刚过,陈光标接到周老板的电话。“陈先生,你在哪里?”“绵阳九洲体育馆。”“你等我,我马上到!”
问题:周老板来干什么?( )
A、要钱。B、送钱。
周老板到的时候,带来了更多的挖掘机,手里拿着包着钱的纸包,他说:“陈先生,我对不起你,钱我不能要了,我自己干。”把5万块钱给陈光标,周老板回头坐车就走了。此后,周老板的队伍参与了东汽中学的营救,他的10台机械在救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爱是有力量的,善也是有力量的,它能吸引周围更多的人到善的圈子里来。这正是陈光标最希望看到的。
(本文改编自陈光标的《善是有力量的》)
关键词:善
家庭山:善也是有力量的。
小偷的故事(20140414)
徐州的张大姐一家经济状况不好,靠丈夫打工维持生计。
话说那天晚上,他们租的房子进了小偷了,家里头地上、床上弄得乱七八糟,但是什么也没偷到。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小偷在临走的时候竟然在桌上上放了一样东西和一张纸条。
问题:这样东西是什么?( )
A、粪土。B、钱财。
让张大姐意想不到的是,小偷不仅没偷到东西,还留下了200元和一张字条:不好意思,你家真是一贫如洗,是我从未遇到过的,这200元你拿去换锁吧。
关键词:200元
家庭山:良心未泯正气在,劫贪济贫真英雄。
戴佳苗的故事(20140416)
雨露告诉我,她已经把我发给她的贫困学生资料全部挂到网上去了,要我去她的博客看看。我一张一张地点看着孩子们的照片,发现了一个现象,那些看上去漂亮可爱的孩子,人家似乎更乐意捐助。但是,有一个叫戴佳苗的女孩子后面是空白,没有人捐助她。问她原因,说并不是不好看,而是戴佳苗的家庭照片中出现了问题。
戴佳苗的家庭照片被我取名为“杂草丛生的家”。一栋有四间房的木屋,只装好了两间,其他两间敞着。厨房就设在堂屋里,杂草长到了堂屋门口。“你没注意到堂屋中间的桌子下面放着一堆啤酒瓶吗?还有,门口有很多野草。”她提醒我。我注意到了。当时拍照片的时候就为了刻意表现野草,我站在大门正前方取的景。可这有什么不对劲吗?“我的同事认为这一家人不值得帮助。第一,他们太不勤劳了。家里长了那么深的草居然也不拔掉。就算大人没有空,小孩子自己也十多岁了,回家的时候就不能把自己的家里弄得干净整洁一点吗?第二,这家人的生活并不差。从他们堆在桌子下面的酒瓶子的数量可以看出。”雨露说。我感觉脸上火辣辣的,为自己的失职。我说:“你把她撤下来吧!是我考虑问题太不周到了。”雨露便把戴佳苗的资料从网上撤下了。
问题:雨露同事的认为有道理吗?( )
A、有。B、没有。
半年后的一天,我去戴佳苗所在的村里搞计划生育,路过村上的医疗点时,看到戴佳苗在那儿卖药材。她邀请我去她家里做客。
我试探性地问她爷爷喝不喝酒,我去买两瓶给他好不好。她说,爷爷不喝酒,不要买。我笑,上次到你们家拍照片的时候看到堂屋里有很多酒瓶子,我还以为你爷爷喝酒呢。她红了脸说,那是我和爷爷捡来的,有收废品的人到村里来我们就卖给他们。不过因为山里远,很少有人来收,所以要放很久。别人都嫌占地方不愿意收集,我觉得一个酒瓶五分钱,十个酒瓶子也有五毛钱,够买一份饭了。
我有些震惊,问她,你和爷爷是不是成天忙着挖药材捡废品挣钱,没有时间打理家务啊?那次去你们家看到门前长了很多杂草,有的还长到屋子里去了,我生怕有蛇,都不敢踩过去。她说,那不是杂草,是一种药材,叫“摇仙叶”,是专门种在屋前屋后的,它能散发出一股特殊的味道,让蚊虫都不敢靠近,蛇就更不敢靠近了。它像笋子一样容易成片地长,到秋天结果了,就枯萎了,可以把秆子和叶子晒干磨成粉卖钱。那种粉夏天撒一点在房间里可以驱蚊,比蚊香的效果好多了。
一个星期后,戴佳苗的资料又一次出现在雨露的博客里。照片还是那些照片,不过多了几行说明,已经有两个人愿意资助她了。
(本文改编自蒋英姿的《美丽的误会》)
关键词:说明
家庭山:爱孩子,就别冤枉孩子。
布洛克的故事(20140418)
布洛克是橄榄球队队长,他和队友们一样,对于自己的队打赢对方没有信心。所以,每次训练都庸懒散软、嘻嘻哈哈,缺乏斗志,没点正行。这一次训练死亡爬行(一种极限体能训练,一人背负另一人手脚支撑身体爬行)也是,且哈气连天。教练于是把他和另一名队员叫出来单独训练,希望看到他的最好的表现。其他队员一听,都笑起来,因为他们知道,布洛克不可能有“最好的表现”。
这次单独训练并非平时的10码或布洛克以为的30码的距离,而是50码。布洛克当即表示,这个要求是谁也不可能做到的。但教练认为他能,并希望他尽全力。布洛克只好答应。接下来,教练给他戴上眼罩——教练不希望他还能走更远时就放弃。就这样,布洛克的死亡爬行在其他队员的嬉笑中开始了。
“我很累!”“他很重!”“我快没力气了!”“很痛!”“我的手臂像火烧!”“太困难了!”这种爬行训练的体能强度的确要命,布洛克边爬边对教练说。“别放弃!要尽力!”“我知道。”“再找更多的力气!”“我知道很痛,你继续吧!”“让它烧吧!”“不会太困难,继续,加油!”而教练在一旁不停地鼓励。
问题:布洛克爬了多远?( )
A、50码。B、100码。
最后,布洛克令人不可思议地爬了110码(约100米)!也就是说,他背着一个160磅(72公斤)的队友,死亡爬行了整个球场!其间,布洛克的教练一共喊了13次“对了”、15次“加油”、23次“别放弃”、3次“不要停”、48次“继续”……正是教练的鼓励、打气,布洛克才完成了自己认为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然而,教练之所以能够帮助布洛克做到这一点,并不仅仅是简简单单说几句鼓励的话,更重要的是在于他讲究技巧和方法:他让布洛克戴上眼罩,暗中把目标抬高,避免布洛克丧失信心,方便了布洛克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所以,鼓励需要技巧,正如成功需要支持一样重要。倘若我们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能像布洛克的教练一样想想办法,而不是简单地赞赏或批评,那么,我们的孩子怎能不健康成长、实现梦想呢?!
(本文由家庭山原创,刊发请付费,转载请注明。)
关键词:死亡爬行
家庭山:成功需要支持,鼓励需要技巧。
宫崎骏的故事(20140420)
宫崎骏出生于1941年的东京都,父亲是宫崎家族经营的“宫崎航空兴学”的职员。二战中全家失散,后举家投奔经营飞机工厂的伯父家。逃亡途中,宫崎骏目睹一个怀抱婴儿的妇女求救的哀鸣与最后被弃。寄人篱下的陌生环境,弱不禁风的身体素质,对一个男孩子来说,已然是不能承受之重,任工厂主管的父亲并没有太多精力照顾家里,他聪明能干的母亲,又被诊断出神经性肺结核,病入脊髓。
若干年后,宫崎骏记忆中始终有这么一段画面很清晰:被同学欺负的他回家哭着求母亲的一个拥抱,被拒——其时,他的母亲已经不能自己翻身,如何能抱得了自己的儿子?宫崎骏自此再没有向母亲撒娇,被自卑压抑的他,时刻担心母亲离自己而去,心中的愤怒越来越强烈,“为什么你要生我!”
宫崎骏的哥哥多年后回忆,三个弟弟中最让人操心的是宫崎骏,“只会看书画画的他,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可是,如果没有(),谁来慰藉这位无助的少年?
问题:上面的括号内填什么?( )
A、看书。B、画画。
22岁时,宫崎骏从学习院大学政治经济学部毕业。大学里参加的儿童文学研究会给了他足够的空间去创作漫画,毕业后即加入东映动画公司。此后,宫崎骏十余部代表作里,几乎每部影片中很少有母亲出现。
1983年,被成功包围的宫崎骏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时,从没有见过他流泪的同事们,第一次看到宫崎骏全身战栗。
(本文改编自杜晋华的《宫崎骏——悲观主义者的童真花朵》)
关键词:慰藉
家庭山:用恰当的事情慰藉少年的心灵。
村上春树的故事(20140422)
村上春树33岁那年秋天决定以写小说为生。为了保持健康,他开始跑步,每天凌晨4点起床,写作4小时,跑10公里。在这期间,村上春树坚持每年都参加一次马拉松比赛,不过100公里长的“超级马拉松”只跑过一次。那次经历真是终身难忘。
那是1996年6月23日,村上春树报名参加了在日本北海道佐吕间湖畔举行的超级马拉松大赛,全程100公里。清晨5点,村上春树踌躇满志地站在了起跑线上。比赛的前半段是从起点到55公里休息站间的路程。没什么好说的,村上春树只是安静地向前跑、跑、跑,感觉和每周例行的锻炼一样。到达55公里休息站后,村上春树换了身干净衣服,吃了些妻子准备的点心。就在这时,村上春树发现双脚有些肿胀,于是赶紧换上一双大半号的跑鞋继续上路了。
从55公里到75公里的路程变得极其痛苦。此时的村上春树心里念叨着向前冲,但身子却不听使唤。他拼命摆动手臂,觉得自己像块在绞肉机里艰难移动的牛肉,累得几乎要瘫倒在地。一会功夫,就有选手接二连三超过了村上春树。最让人心焦的是,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超过村上春树时大喊:“坚持下去!”“怎么办?还有一半路,如何挺过去?”这时,村上春树想起一本书上介绍的窍门。于是村上春树开始默念:“我不是人!我是一架机器。我没有感觉。我只会前进!”这句咒语反复在脑子里转圈。村上春树不再看远方,只把目标放在前面()米远处。天空和风、草地、观众、喝彩声、现实、过去——所有这些都被村上春树排除在外。
A、3。B、30。
(答案:3。)
神奇的是,不知从哪一秒开始,村上春树浑身的痛楚突然消失。整个人仿佛进入自动运行状态。村上春树开始不断超越他人。接近最后一段赛程时,已经将200多人甩在身后。
下午4点42分,村上春树终于到达终点,成绩是11小时42分。
这次经历让村上春树意识到:终点线只是一个记号而已,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关键是这一路你是如何跑的。人生也是如此。
(本文改编自村上春树的《人生马拉松》)
关键词:窍门
家庭山:近目标,大成功。
义工的故事(20140424)
卢旺达的贫寒场面可能对于一般人只能想象,中国的义工下了卡车以后,看到一位瘦骨嶙峋,衣不蔽体的黑人男孩朝他们跑来,那个男孩很少看到这样的大卡车。顿时,义工动了怜悯之心,转身就去拿了车上的物品向小男孩走去。
“你要干什么?”美国义工大声呵斥,“放下!”中国义工愣住了。他不知道这是怎么了,我们不是要来做慈善工作吗?“对不起,我不该那么大声对你说话。但你知道吗?这里的孩子陷在贫穷里,不是他们的过错,可如果因为你轻而易举就把东西给他们,让他们以为贫穷可以成为不劳而获的谋生手段,因而更加贫穷,这就是你的错!”美国义工说。
接下来,美国义工朝小男孩俯下身子:“你好,我们从很远的地方来,车上有很多东西,你能帮我们搬下来吗?我们会付报酬的。”小男孩迟疑在原地,这时又有不少孩子跑来,美国义工又对他们说了一遍相同的话。有个孩子就尝试从车上往下搬了一桶饼干。美国义工拿起一床棉被和一桶饼干递给他,说:“非常感谢你,这是奖励你的,其他人愿意一起帮忙吗?”其他孩子也都劲头十足一拥而上,没多久就卸货完毕,义工给每个孩子一份救济物品。
这时又来了一个孩子,看到卡车上已经没有货物可以帮忙搬了,觉得十分失望。
问题:美国义工这时候会白给这个孩子救济品吗?( )
A、会。B、不会。
“你看,大家都干累了,你可以为我们唱首歌吗?你的歌声会让我们快乐!”美国义工对这个孩子说。孩子唱了首当地的歌,义工照样也给了他一份物品:“谢谢,你的歌声很美妙。”
(本文改编自网络《行善的智慧》)
关键词:慈善
家庭山:真正的慈善不是施舍。
鞋盒的故事(20140426)
1963年9月6日,强烈的葛乐礼台风袭台。那个夜晚,仅有的电力是电线杆上闪着电流的火花,收音机里只剩下嘶嘶的电波声。街上可以见到一长列看不到尽头的人影,扛着大包小包缓缓地涉水往不知名的地方,陪伴他们的是偶尔出现的警方救生艇和头顶上的狂风。
我妈叫我收拾东西,准备移到比较高的地方。我在夏天的汗衫外面加了冬天的夹克,再从储藏室里抱起一些东西,随着母亲和姐姐逃难。巷口惟一的楼房是间银行,开放二楼以上空间收容外面这些难民。我妈是那种勇气十足的女人,将我和姐姐安置好,再三交代不要乱跑,乖乖睡觉等她回来,而后卷起裤脚去帮助其他人了。
半夜三点,妈疲惫地出现在楼梯间,休息了一下后,随即检视从家里带出来的东西。“这是谁拎出来的?”妈忽然问。“我。”我得意地笑着。我妈笑个不停:“你干嘛抱三个鞋盒逃难?”“里面是()最喜欢的三双鞋子。”
A、我。B、你。
(答案:你。)
接着,我被我妈搂得几乎窒息,接着整条巷子的邻居都说张家有个孝顺却有点笨的儿子。
接着,我妈再三告诫我,逃难时要带最珍贵的东西,例如我爸的遗照,例如我的书包,例如我那头里面只有少得可邻的铜板的扑满猪。
那次水灾令我记忆深刻。我深深体会到,人在最危难的时候,想抓住的必定是最亲密的人,其次才是关系这名最亲密者的珍贵东西。
(本文改编自张国立的《2012年别忘记母亲的鞋盒》)
关键词:鞋盒
家庭山:最珍贵的东西在最亲密的人喜欢的东西。
借钱的故事(20140428)
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做女孩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问她借钱,而且张口就是两元钱——在当时,这相当于秦文君两个月的零花钱。秦文君有些犹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很贫穷。
秦文君的为难令那男生难堪,他低下头,说那钱有急用,又说保证五天内归还。秦文君不知道怎么来拒绝他,只得把钱借给了他。然而,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到了第五天,男生竟没来上学。整个白天,秦文君都在心里责怪他,恍恍惚惚地想哭。
夜里,秦文君快要睡觉时,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叫她。打开窗,只见窗外站着那个男生,他的脸上淌着汗,手紧紧攥着拳头,哑着喉咙说:“看我变戏法!”男生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突然松开,手心里像开了花似地展开了两元钱的纸币。
秦文君惊喜地叫起来,男生也快活地笑了,仿佛两个人共同办成了一件事,让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我是从旱桥奔过来的。”男生反复说。
问题:男生家是在旱桥吗?( )
后来,从那男生的获奖作文中知道,他当时借钱是急着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为了如期归还借款,他天天夜里到北站附近的旱桥下帮菜家推菜。到了第五天拂晓他终于攒足了两元钱,乏极了,就倒在桥洞中困觉,没料到竟酣睡了一个白天和黄昏。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令所有的路人都诧异他为何十万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
那是秦文君和那男生的惟一的一次交往,但它给秦文君留下的震撼却是绵长深切的。以后再看到“优秀”“守信用”这类的字眼,总会联系上他,因为他身上奔腾着一种感人的一诺千金的严谨。
据说,那个男生后来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
(本文改编自秦文君的《一诺千金》)
关键词:一诺千金
家庭山:言出必践者成,言出必贱者败。
小布什的故事(20140430)
2004年4月的一天傍晚,美国总统小布什的电话响了。电话是小布什的母亲芭芭拉•布什打来的。芭芭拉•布什的腿疾又犯了,正在德克萨斯州的医院里接受治疗。但是芭芭拉•布什的心情好像还不错,她爽朗地说着:“没事,一点小毛病,过几天就好了。你别担心我,工作才是最重要的,孩子。”
刚挂上母亲的电话,小布什的手机又响了,这回是父亲老布什打来的。老布什的语调显得遥远而深沉:“有空的时候回来看看你母亲吧,她需要你。”小布什回答:“会的,等忙完这阵子,我就回来看您和母亲。您知道的,我最近真的抽不开身。议会正在为伊拉克的问题争论不休,非洲的援助基金也出了问题,还有阿富汗也颇为棘手,更重要是反对党的那些家伙,总是暗暗拆我的台……”“其实,这些都不是理由。”老布什语调幽幽的,说完就挂了电话。小布什苦笑了一声,又投入紧张的工作。
过了一会儿,小布什收到了一条短信,是老布什发来的:“( )八岁那年,有一天夜里下着大雨,发烧了……”
“你母亲当时正在几十公里外的农场里。她赶回来看你,汽车在半路抛了锚。我让她找个旅馆休息,第二天再回来。可是,你母亲在风雨中步行了三个多小时,夜里十一点终于回到了家里。还有,你十岁那年,我正在非洲访问,你打来电话说,爸爸,你答应陪我过生日的。于是,我中断了访问,回来陪你过生日。因为答应你的,我一定会做到。我说这么多,其实只是想告诉你,在爱与责任面前,所有的忙碌与阻碍都不能成为理由!”
看着看着,小布什便满心愧疚。这几年,自己一直忙于工作,总是没有时间去陪伴父母。但是自己却心安理得,并不觉得有丝毫亏欠。可是父母,他们总会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自己的身边,他们从来没有任何借口与托辞。接下来,小布什简单地安排了一下工作,然后就带着夫人与两个女儿,坐上了专机,飞往德克萨斯。
晚上九点四十分,小布什满脸微笑,出现在了母亲芭芭拉•布什的病床前。芭芭拉•布什看着小布什与劳拉,双手搂着两个乖巧的孙女,灿烂地笑了。笑着笑着,芭芭拉•布什两眼就湿润了。老布什沉静地站在窗外,一边温和地抽着一根雪茄,一边朝着小布什竖起了大拇指。
(本文摘编自朱国勇的《这些都不是理由》)
关键词:陪伴
家庭山:爱与责任面前,所有的忙碌与阻碍都不是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