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智商篇财商篇
点击:3282 月份:2012-01
温馨提示:一得斋所有文章和猜猜看问题已经全部更换,更为合理、贴切,有助于家长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有益于孩子提高能力。可以注册家庭山故事网正式会员后,登录进入猜猜看环节。
高尚的故事(20120101)
母亲对两个女儿说:“你们俩人一天到晚谈论衣服,难道就不能说点高尚的东西吗?”
“好吧,”女儿说,“现在就谈谈( )吧。”
问题:上面的括号内填什么?( )
A、孔子。B、帽子。
(答案:帽子。)
关键词:高尚
家庭山:谈帽子的人,是不谈孔子的。
比尔的故事(20120102)
美国斯凯电子电视公司总裁阿瑟·利维为了闭路电视的研制工作,录用了一个叫比尔的青年人。比尔一上任,便一头钻进了实验室,在工作最紧张的时候,比尔一连40多个小时没离开过工作台。
问题:阿瑟对比尔的工作方式持什么态度?( )
A、肯定。B、否定。
看到这一情景,阿瑟深深感动了,他拉着比尔的手说:“要是你再不改变一下工作方式,我就停止新产品的研制工作。”
“为什么?”比尔惊讶地问。
“像你这样不分昼夜地工作,不等新产品问世,人就累垮了。我宁愿不做这种生意,也不能赔上你的生命。我知道你是在竭尽全力干这项工作,你的心意我领了,就是研制不成功,我也不会怪你的。”阿瑟说。
关键词:方式
家庭山:竭尽全力不见得就好。
李纯的故事(20120103)
李纯被哈佛大学直录为博士研究生时,同时还收到了密西根大学等其他7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为什么它们都选择录取你?”当媒体这样问她的时候,李纯和母亲严松英有一个共同的体会:除了学业,人家看重的还有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在高等学府里才学到的,而是从幼儿园、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的。”严松英说,女儿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她最关注的就是女儿是否快乐,她要女儿大胆地感知人间百态,乐观地面对挑战与挫折。而这一切都是从( )开始的。
A、读来读去。B、玩来玩去。
(答案:玩这玩那。)
在饭桌上隔块板子,跟女儿打乒乓球;风和日丽时,带女儿去公园打羽毛球;吃完饭后,跟女儿“杀”几盘军棋或是象棋;再不然,一家三口围在一堆打扑克牌……这就是严松英的陪玩育子经。“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我们就陪她玩个尽兴。”严松英表示,女儿上小学以前,她从未刻意地教女儿识字背诗,而是想方设法陪女儿玩,在游戏中开拓孩子的思维,培养其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关键词:陪玩
家庭山:既要读来读去,又要玩玩来玩去。
罚款的故事(20120104)
美国一家幼儿园要求家长每天按时接送孩子,可是几乎每天都有少数家长迟到。在这种情况下,这家幼儿园想出了一个办法:家长迟到一次,要交5美元罚款。
注:按美国2010年的人均月收入4000美元计算,此5美元罚款为月收入的八百分之一;据此比例计算,中国2010年人均月收入为2400元人民币,八百分之一就是3元。也就是说,如果这家幼儿园是在中国,罚款是3元人民币。
问题:迟到的家长多了还是少了?( )
A、多了。B、少了。
自从实行罚款5美元的办法后,幼儿园本来想靠这个办法杜绝家长迟到的现象,但事实却出乎意料:迟到的家长不是少了,而是多了。这让幼儿园不得其解。
后来,幼儿园经过调查,终于知道了答案:在不交5美元的时候,许多家长都为自己的迟到而自责和内疚;可是交了5美元之后,他们的这种内疚感减轻甚至没有了,认为自己已经为错误付出了代价,不应当再受到良心的谴责。于是,家长们索性我行我素,不思悔改了。
(本文改编自肖华的《“放任”错误》)
关键词:罚款
家庭山:最重要的是良心的谴责。
惠丝思的故事(20120105)
惠丝思一出生,母亲杨剑就把她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对待,从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她,而只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她。因而,惠丝思从小就很有主见。上完幼儿园准备上学前班时,惠丝思对妈妈说:“我不想上学前班,我想上学。”看女儿一脸认真,杨剑答应了。
当时住处附近有两所小学,一所是师资力量比较好的华师附小,一所是教学质量一般的广埠屯小学。华师附小离家有些远,还要过一条大马路,而广埠屯小学则离家很近,下楼走几分钟就到了。
问题:杨剑把惠丝思送进了那所学校?( )
A、华师附小。B、广埠屯小学。
考虑到自己和丈夫工作忙,没时间送女儿上学,也为锻炼女儿,杨剑于是就近把惠丝思送进了广埠屯小学。
可因为年纪小,又没有上过学前班,惠丝思的成绩不太好,特别是数学,经常只考二三十分。杨剑只好晚上给她补习,但碰上她出差,惠丝思的成绩又会下滑。但杨剑从不责备女儿,而是帮她找原因,引导她改进学习方法。在辅导女儿的过程中杨剑还发现,惠丝思的注意力往往集中不到10分钟就开始走神。她想,女儿在学校的情况肯定也差不多,要不学习成绩不会那么差。为了让女儿能够集中注意力,杨剑准备了一把小木尺,当女儿分神时就轻轻打一下她的手心——不能说是惩罚,只能算是一种提醒,因为杨剑心里很清楚,孩子只有5岁多,自制力肯定不如六七岁的孩子,只能慢慢来。当亲友问起惠丝思的学习成绩时,杨剑总是半开玩笑地说:“这孩子啊,喜欢坐跷跷板,成绩忽上忽下的。”
问题:惠丝思有可能在学习上有出息吗?( )
A、有可能。B、没可能。
尽管从小学到初中,惠丝思上的都是普通中学,而且在同学眼里也都算不上优秀学生,考试不及格是常事。可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她不但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生,还登上了该校研究生状元榜。“因为我一直在努力!不像你们,还没到终点就停下了脚步。”惠丝思骄傲地对她的昔日同学说。
关键词:努力
家庭山:小时不了了,大未必不佳。
端端的故事(20120106)
巴金酷爱孩子。他自己的儿女都已经长大成人,但他们给他带来了更新的一代。小林给他带来了外孙女端端,小棠给他带来了孙女晅晅。娃娃为老人和家庭创造了欢笑和活力,也为巴金提供了了解社会的新视角。
那年,端端正读小学二年级,全家数她年龄最小,却比他人更为辛苦。每天清晨出门,放学回家就摆起书桌做功课。为了应付考试经常挑灯夜战,而考试成绩又未能如愿。一旁陪读的妈妈还常常呵斥孩子“头脑迟钝”。巴金有感而发,呼唤启发诱导的新教育方式,减轻孩子的精神负担。“我知道自己没有发言权,因为我对儿童教育毫无研究。但是我回顾了自己的童年,回想起过去的一些事情,总觉得灌输和责骂并不是好办法。为什么不使用‘启发’和‘诱导’,多给孩子一点思索的时间,鼓励他们多用脑筋?”
三年后,端端仍然是全家最忙的人,每天伏案时间比作家外公写稿时间还长,有时还吐出牢骚,“活下去真没劲”。 巴金不觉大吃一惊,“我对孩子的父母谈起这件事,我看得比较严重,让一个十岁多的孩子感觉到活下去没有意思,没有趣味,这种小学教育值得好好考虑。”巴老再对学校教育使用“填鸭式”教育提出了意见。
1986年夏,端端小学毕业,家里人都期望她能考重点中学。但考试成绩公布后,端端哭着回了家。
问题:巴金扫兴了没有?( )
A、扫兴了。B、没扫兴。
一家人都泄气了,唯独巴金不扫兴:“进不了重点中学,做一个普通人也好。”巴金再次主张认真办好普及教育,大面积提高普通中小学教育的质量,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学习上有了进步,身体却搞坏了;孩子给功课压得透不过气来,思想上毫无生气;我们不需要培养出唯唯诺诺的听话的子弟……”“你念的不是重点学校,你本人也不是不聪明的孩子,为什么每天还需要拿出那么多的时间来应付功课?为什么必须牺牲睡眠、牺牲健康、牺牲童年的欢乐,而只是为了换取普通的考分……有许多话要说,但现在多说有什么用?你现在需要的是大学录取通知,是考分。而我此时所想的是收一个徒弟。”巴金在给端端的信中这样写道。
问题:端端是一个好孩子吗?( )
A、是。B、不是。
巴金同情端端,端端也给外公带来温暖。1983年,巴金摔伤后,行动不能自理,为他铺床、穿鞋袜的事全由端端“承包”。每天清晨,端端给外公穿好鞋子袜子,轻声道一声“再见”,下楼去。这一声声“再见”让病榻上的巴老感到十分温暖和无尽的满足。
巴老86岁寿辰前夕,端端给外公准备了一份独特的礼物。她在广播电台为巴老点播了一首她最喜爱的歌曲《至高无上的爱》,并把自己积聚多年的心声写成了一段点播稿。“外公,你是家中最疼我、最宠我的人。记得小时候做错事,你总是替我说情,可结果却常常是我们一起挨训。在我儿时记忆里,你是我永远的避风港。虽然,现在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少了,可我们仍然是最好最好的朋友。因为你理解我,支持我,还有你那至高无上的爱。在你86岁生日那天,我要特别为你点播一首歌,它代表我对你深深的爱,并祝你的每一天都健康、愉快……”
“端端”,大名祝云立,《收获》杂志主编。
关键词:教育
家庭山:做一个普通人也好。
周秀兰的故事(20120107)
1999年夏,郎朗应邀在芝加哥“拉维尼亚世纪明星音乐会”替补演出,与郎朗同台的是世界一流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者是指挥大师艾森巴赫。演出结束后,3万观众同时起立,掌声如雷。第二天,《芝加哥论坛报》惊呼:“一个世纪巨星诞生了!”之后,美国许多著名交响乐团纷纷向郎朗发出邀请。郎朗开始马不停蹄地奔波,等待他的是一场接一场的音乐会。
成为职业钢琴家后,郎朗把母亲周秀兰接到了美国,开始有了母亲的陪伴,甚至每次演出都把最好的位置留给她。然而,在成功给郎朗带来了巨大荣耀的同时,也带给他些许迷惘。有一天,郎朗忽然问母亲:“妈妈,会不会有一天我不能弹琴了?比如说,要是我病了呢?”儿子的话让周秀兰目瞪口呆,半天不知如何回应。
没想到,郎朗居然一语成谶。2003年5月的一天,有人把一架霍洛维茨大师用过的钢琴借给郎朗,他非常高兴。那架钢琴的琴键已被磨得很薄,他弹的时候便格外用力,没想到弹着弹着,他的右手小指突然剧痛起来,疼痛很快蔓延到整个右臂。医生诊断认为,这是因为他练琴太过频繁、手臂过度劳累所致,得休息一个月,否则右臂可能瘫痪。接下来的日子,郎朗再也不敢碰钢琴,安排好的音乐会也取消了。
郎朗显然无法适应没有钢琴的日子。休息的第一天,他坐立难安,六神无主。周秀兰知道得采取点措施,否则他会疯掉。
问题:周秀兰采取的是什么措施?( )
A、让他静养。B、让他做事。
“得找点什么事让他做,要不然他会疯掉。”周秀兰说。于是,她每天领郎朗出门,去博物馆、电影院、商场……还给他买来一大堆莎士比亚的书,和他一起读;又特地邀来他的同事和朋友,在家里给他举办聚会……起初他被迫跟着周秀兰的节奏走,但慢慢地,他对这些钢琴之外的生活产生了兴趣。“妈妈,我现在才知道,就算没有钢琴,我也能过得很好。生活是一个平衡体,它像一架钢琴一样,必须有很多不同的音阶才能弹出完美的曲子,而不能只由一个单一的琴键构成。”郎朗的话让周秀兰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也让她陷入了深思。
两个月后,郎朗的手终于恢复了正常,但这件事给了周秀兰巨大的震动。“从儿子3岁起,我们一家人就围着钢琴转,以郎朗练琴为中心,以他成为钢琴家为目的。我们一直简单地认为,郎朗成功了,我们一家人就会幸福快乐了。如今,郎朗的确成功了,可是我们一家人的幸福快乐在哪里呢?”经过几个不眠之夜,周秀兰终于做出了决断:丈夫长年奔波,精神长期高度紧张,身体早已透支,医生多次要求他休养,他却担心影响儿子的事业,一直硬撑着,现在是让他退居幕后的时候了;至于郎朗,以他现在的名气和影响力,除了演奏钢琴,还可以做很多事,比如传播古典音乐、做慈善。郎国任和郎朗父子俩沉默半晌后,同意了周秀兰的想法。
于是从2004年起,郎朗一家开始了新的生活方式。郎朗开始不定期地为孩子们上课,给他们介绍古典音乐;出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历史上最年轻的亲善大使,出访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还出任中国环境大使,关注日益严重的水源短缺、土壤流失和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郎国任开始每天花一两个小时打乒乓球——这对以前争分夺秒的他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周秀兰则开始学英语和钢琴,以便能像儿子一样完全融入国际新环境。每当一家三口围在一起兴高采烈地谈天说地,每当儿子亲吻着父母的脸颊深情地说“我爱你们”,每当注视着儿子快乐而纯净的笑脸时……周秀兰就欣慰地意识到,孤苦和迷惘已经远去,郎朗也好,这个家也好,;一家人像当初约定的那样,正努力寻找着属于他们的幸福和快乐……
(本文改编自周秀兰的《荣光背后多少母亲痛》)
关键词:快乐
家庭山:别一味地工作或学习。
琼瑶的故事(20120109)
那年,琼瑶读高一。课余之暇,琼瑶就把自己埋在图书馆里,疯狂般地阅读各种文学作品——那是对文学的一种“饥饿状态”,是在“吞咽”着中外名著。然而对于学业,琼瑶却味同嚼蜡,提不起丝毫兴趣。终于,有一天,学校发给琼瑶一张“通知书”,要她拿回去给父母“盖章”,通知书的大致内容是:琼瑶的数学考了二十分,要家长“严加督导”。这种通知书琼瑶是经常拿到的,本就没有什么稀奇。可是,那天琼瑶的情绪低落,自卑感发作得特别厉害。
拿着通知书回到家里,琼瑶却发现自己那处处比人强的小妹,正抱头痛哭,父母一边一个,在想尽办法安慰着。琼瑶不禁大惊,慌忙问妹妹发生了什么大事?母亲叹口气,用充满怜爱与骄傲的语气说:“她实在太要强了。她哭,是因为考了一个九十八分,没考到一百分!”琼瑶顿时目瞪口呆,揣在口袋里的通知书简直无法拿出来。但是,老师命令明天一定要盖好章交回。
问题:琼瑶把通知书拿给父母看了没有?( )
A、拿给了。B、没拿给。
磨磨蹭蹭,到了深夜,琼瑶终于拿了通知书去找母亲。母亲一看,整个脸色都阴暗了下去,她抬头对琼瑶说:“你要我们做父母的,拿你怎么办?为什么你一点都不像你妹妹?”琼瑶心中一阵绞痛,额上顿时冒冷汗,而后冲出房间,冲到夜色深沉的街头,伏在围墙上,疯狂般地掉眼泪。
当天晚上,琼瑶写了一封长信给母亲。这是琼瑶成长以来,第一次这样坦率地向母亲“告白”。如今,琼瑶已不能完全记起信中的内容,只依稀记得,有这么一段话:“亲爱的母亲,我抱歉来到了这个世界,不能带给你骄傲,只能带给你烦恼。今天这个“不够好”的“我”,是由先天后天的许多因素,加上童年的点点滴滴堆积而成。我无法将这个‘我’拆散,重新拼凑,变成一个完美的‘我’。因而,我内心充满挫败感,充满绝望,充满对你的歉意。所以,母亲,就让这个‘不够好’的‘我’从此消失吧!”
问题:琼瑶的消失是什么意思?( )
A、出走。B、自杀。
写完这封信,琼瑶找到母亲的一瓶安眠药,把整瓶都吞了下去……
当琼瑶醒来的时后,已经是一星期之后了。琼瑶躺在医院里,手腕上吊着点滴瓶。母亲坐在床边,紧紧握著她的手。琼瑶张开嘴,痛喊了一声:“妈妈啊!”母女俩紧拥着,哭成一团。琼瑶对母亲说:“对不起,母亲,我又把你弄哭了!以后,我一定不能让你哭,不论再发生什么事,我不要你哭!”
再过了一个星期,琼瑶出院回家。父亲买了一个古筝送给琼瑶,庆祝她的重生。琼瑶很少收到父亲的礼物,觉得特别珍贵。虽然始终没学会弹古筝,却常常抱著那古筝,随意地拨弄。古筝的声音清脆,带著颤音,袅袅不绝。琼瑶每次拨弄古筝时,心里也震震颤颤、绵绵袅袅地浮漾著哀愁。
(本文改编自琼瑶的《苦涩的十六岁》)
关键词:不够好
家庭山:成绩不好,不等于不够好。
端端的故事(20120110)
那一年,巴金家里年纪最小的成员是他七岁半的小外孙女,名字叫端端。端端念小学二年级,生活在成人中间,又缺少小朋友,因此讲话常带“大人腔”。她说她是家最忙、最辛苦的人,“比外公更辛苦”。原因是,在那个八口之家中,她每天上学离家最早,下午放学回家,做作业常常做到吃晚饭的时候;有时为了应付第二天的考试,她吃过晚饭还要温课。因此,端端很希望有清闲的时候,有玩乐的时间。
有一天上午,端端在学校考完试后,九点钟和同学们走出学校,却没有回家,而是到一个同学家里去玩了两个小时,到十一点才回来。姑婆给她开门后,问她为什么回家这样迟。端端回答说在学校搞大扫除。但其实姑婆已经到学校去过,知道了她离校的时间,因此她的谎话就给揭穿了。受到责备的端端顿时哭了起来,承认了错误。她父亲要她写一篇“检查”,她推不掉,就写了出来。
端端的“检查”很短,其中有一句话巴金一直都记得:“我深深体会到,说谎是不好的事。”又是“大人腔”!大家看了都笑起来。
问题:巴金当时笑了没有?( )
A、笑了。B、没笑。
这个“大人腔”是天真可爱的,巴金自然也大笑过,但巴金笑过后却感到一阵空虚,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十年浩劫中(甚至在这之前),巴金不知写过、说过多少次“我深深体会到”;但现在回想起来,他何尝有一个时期苦思冥想,或者去“深深体会”?那许多篇检查不是也和七岁半孩子的检查一样,只是为了应付过关吗?固然他每次都过了关,才能够活到现在,可是失去了的宝贵时间究竟有没有给夺回来呢? 空话、大话终归是空话、大话,即使普及到七八岁孩子的嘴上,也解决不了问题。难道我们还没有吃够讲空话、大话的苦头,一定要让孩子们重演我们的悲剧?
“我惟一的希望是:孩子们一定要比我们这一代幸福。”
(本文改编自巴金的《随想录》)
关键词:检查
家庭山:给孩子幸福的时间。
刘辰的故事(20120111)
他叫刘辰,是一个年仅23岁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再过一个月就要毕业了,面对严峻的就业环境,他压力很大。
他觉得自己实在没有什么过人之处。该找什么样的工作呢?如果能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就好了。他是一个公交迷,北京市所有的公交线路都了如指掌。从小学六年级开始,他就开始关注北京市的公交线路。哪条公交改线路了,哪辆公交车换车型了,他都会记录下来。从上初中起,他就是同学们的出行顾问。无论谁想去哪里,他都能很快地回答出最便捷的公交路线。
问题:刘辰的这个兴趣有用吗?( )
A、有用。B、没用。
就在他为工作发愁时,机会来了。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节目组通过了他的申请,他可以到现场去求职。
来到现场,他发现,果然有一家公司有适合他的职位——旅游体验师。可是,他担心自己文笔不够好,恐怕不能把旅游的种种美妙感受表达出来。不过,他最自信的就是公交路线。因此,当主持人问他有什么才艺时,他说:“我是一个公交迷,对北京市的公交、地铁线路都有一些研究。”主持人来了兴趣,现场考他:“从国贸到旧鼓楼大街该怎么乘车?”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在国贸坐1路汽车,到天安门东,换乘82路,就可以到达。”主持人再问:“那从国贸出发,到营慧寺呢?”他同样不假思索地回答:“先坐地铁一号线,坐到五棵松站下车,然后再换乘运通113线就能到达。”
他的回答把台上十二位老板的情绪都调动了起来,他们开始争先恐后地向他提问。他有问必答,不但准确无误地按顺序报了一大堆地铁站的名字,而且还给一对情侣设计了一个在北京一日游的路线。
问题:刘辰的工作解决了没有?( )
A、解决了。B、没解决。
刘辰对公交线路的这种专注显然为他打开了工作的大门——老总们不仅不约而同地向他发出了热情的邀请,而且还给他非常好的职位和待遇,只为留住这个人才。最终,刘辰选择了一家他感兴趣的公司。“你给的薪水是不是太高了?”主持人问这家公司的老总。“专业的、执着的、优秀的人才,是无价的。”这家公司的老总回答。
是的,无论在哪个行业,最缺的永远都是专注的人。专注的人永远不缺机会!正如一个老总说:“很多用人单位不招应届大学生,并不只是因为他们缺少工作经验。更主要的是,他们缺少一种专注和投入的精神。而刘辰最打动人的,就是他的敬业和那种往里钻的专注。只要有这种精神,无论在哪个行业,都能干出一番成绩。”
自然,这种专注来源于兴趣。
(本文改编自张宏生的《最受欢迎的毕业生》)
关键词:兴趣
家庭山:有兴趣,就有用。
吴清源的故事(20120112)
有昭和棋圣之称的日籍华裔吴清源,1914年出生于福建福州的名门望族,后举家迁入北京。吴清源的父亲当时在北洋军阀段祺瑞手下当差,家境很穷,仗着“围棋”有几度散手,常常和别人赌赛,就像香港某些职业象棋手一样,每局赌一两个银元。每当父亲下棋时,吴清源就在一旁看。
有一次,吴清源的父亲和一个胖子下棋,赌注是五块银元。在三十年前,这赌注是很高的了。吴清源的父亲不知是心理紧张还是实力本来就不如人,总之未至中局,就给别人占尽上风。他眉头一皱,借如厕为名,躲到厕所去松一口气,想下一着的挽救方法。由于去了许久还不回来,那胖子等得不耐烦了,对旁观者嘲骂吴清源的父亲借故遁逃。这时吴清源忽然在旁边冷冷说道:“我替父亲下几步好不好?”吴清源那时只是十二岁的小孩子,还未和人正式对过局,那胖子大笑道:“你输了你爸爸会认输吗?”吴清源道:“怎见得是我输呢?等我输了你再说不迟,我没钱就脱衣服给你。”那胖子见吴清源居然不把他放在眼里,顿时被激怒了,要和他续下去。
问题:吴清源赢了还是输了?( )
A、赢了。B、输了。
不料,吴清源像玩似的,下棋简直不假思索,不过一二十手就扭转大局,转败为胜。那胖子不服气,再和他下一局,赌注十元,结果又输了。
事后,吴清源的父亲问他:“我又没教你下棋,你几时学会的?怎么这样大胆?”吴清源道:“我天天看你下棋,不学也会啦!我是看准能赢才动手的呀!”
(本文改编自梁羽生的《吴清源轶事》)
关键词:天天看
家庭山:天天看也是学。
马俊仁的故事(20120113)
马俊仁虽然是半路出家当教练的,没什么理论基础,但他明白,靠傻练是不会出好成绩的。“苦练是必不可少的,但仅靠苦练是出不了世界冠军的。中国人吃苦耐劳是有名的,如果仅靠吃苦能成功的话,世界纪录和世界冠军恐怕就被中国人包圆了。”因此,他认真研究了我国女子中长跑的训练方法后,改变了前苏联过去的训练方式,借鉴了英国男子中长跑训练的经验。
除了理论,马俊仁还特别注意研究动物的奔跑特点,他把鸵鸟和梅花鹿的动作引进到训练中,非常有效。那时候,“马家军”的奔跑姿势是非常独特的,尤其是王军霞,跑起来像只( ),轻松优美,举世无双。
A、鸵鸟。B、梅花鹿。
(答案:梅花鹿)
“‘马家军’仿鸵鸟、梅花鹿的奔跑动作已不是秘密,这是在运动中借鉴了仿生学。此外,我们每年拉上高原训练,增大了运动员的肺活量,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样既能使运动员早出成绩,又可以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中国的饮食文化的确有独到的地方,我特别相信食补。比如,我就经常让队员喝鳖汤,觉得有作用。”马俊仁说。
关键词:研究
家庭山:仅仅苦练是出不了好成绩的。
郎朗的故事(20120115)
郎朗从3岁开始学弹钢琴,很有天赋。他的第一位老师朱雅芬教授告诉郎朗的父母,如果要让孩子有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到北京去。于是,1990年初夏,郎朗8岁的时候,父母做出了一个艰难的、痛苦的、近乎疯狂的决定:父亲郎国任辞去公职,陪儿子远赴北京;母亲周秀兰留在沈阳,挣钱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当周秀兰带着郎朗来到北京租住的小区,她心里一凉:这显然是一个低收入居住区,公寓楼破败不堪,街上到处是垃圾。“我们还是回沈阳吧,至少一家人可以在一起。这里的生活条件太委屈孩子了。”她有点想打退堂鼓。郎国任大声说:“你不要影响儿子的未来。已经决定了的事情,就算再苦再难,也要走下去。”
安顿好一切,周秀兰要回沈阳了。郎朗一下子扑过来,紧紧地拉住了她的外套,说什么也不肯放手。周秀兰狠心地掰开郎朗的小手,冲出了房间。她刚下了一层楼,身后就传来了郎朗的( )。
A、哭声。B、琴声。
周秀兰刚下楼,身后就传来了郎朗的琴声——郎国任已经在逼儿子弹琴了。
以后,每次周秀兰去北京看郎朗,离开时,郎朗都抓着她的衣服不放,像天塌了似地大哭。周秀兰心里难过,可又不得不狠心地推开他。每次从北京回沈阳,周秀兰都像大病了一场。
郎国任对郎朗的要求一天比一天高,恨不得他在睡梦中都在练琴。有一次,周秀兰本来准备好了去北京,可是临出门前,郎国任打来电话说:“你不要来了。”周秀兰诧异地说:“我都准备好了,再说郎朗想我了,我也想他了。”郎国任冷硬地说:“正因为这个,你不要来。你一来,郎朗就会恋着你,就不专心练琴了。”放下行李,周秀兰泣不成声:也许郎朗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练琴,可这难道就意味着他不需要母爱了吗?
还有一次,一家三口坐火车回沈阳,母子俩坐在一起聊天。可没多久,郎国任气冲冲地对周秀兰说:“够了!你和郎朗说得够久的了。他这会儿应该学英语,应该熟悉他在沈阳要弹的曲子的曲谱。”周秀兰哀求道:“郎朗和我在一起,就这么一点时间,这对我们俩都很重要,一个成长中的男孩需要有时间和母亲在一起。”
问题:郎国任同意母子俩聊天了没有?( )
A、同意了。B、没同意。
郎国任说:“你这么宠着他,把他弄得一点毅力都没有。你以为你是在帮他,其实是害了他。”周秀兰的眼泪流了出来,但她拼命止住眼泪,不想让郎朗看了难过。
郎朗的目标是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郎国任百般托请才为郎朗找到了一位知名教授,据说经过这位教授的点拨,考上中央音乐学院就胜券在握了。可教授教了郎朗几个月,觉得他并非天才,决定放弃他。郎朗被音乐学院的教授拒绝后,郎国任陷入了极端的失望与迷茫之中。一天下午,郎朗因为在学校给合唱团排练伴奏,回家稍晚了一点。郎国任对郎朗大发脾气,把他拉到公寓11楼的天台上,歇斯底里地拿出一瓶药性很强的抗生素,逼他吃下去。郎朗拼命地躲开了父亲。郎国任却拉着他尖叫道:“那你就跳楼!跳下去死!”郎朗拼尽全力才挣脱了他的手,逃回家里。
问题:郎朗接下来会好好练琴吗?( )
A、会。B、不会。
此后,郎朗拒绝弹琴,有整整3个月的时间,不肯碰一下钢琴。直到朱雅芬教授从欧洲回来,才帮助郎朗重新敲响了琴键。郎国任怕妻子责备,便叮嘱郎朗别把这件事情说出来。但周秀兰还是从媒体报道上看到了这件事,她立刻向单位请假赶到北京,狠狠地责备了丈夫一顿。郎国任自知理亏,低着头一言不发。周秀兰怒气渐消后,觉得丈夫也挺可怜的:如果不是被逼得近乎崩溃,他也舍不得这样对待儿子啊!
1993年,郎朗荣获第五届“星海杯”全国少儿钢琴比赛专业组第一名,并远赴德国自费参加第四届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获得了第一名。郎朗跟父亲一起回到沈阳后,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递给母亲:“妈,这是我送给您的礼物,是用我的奖金买的。”周秀兰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条黄金项链,吊坠是水蓝色的宝石,非常漂亮。她激动得哽咽了:“儿子,谢谢你。你赢得了这么大的荣誉,妈妈该给你买礼物才对啊!”郎朗认真地说:“妈,我特别想要一个礼物。”“你说吧,你想要什么,妈妈一定给你买!”周秀兰赶紧说。
问题:郎朗想要的礼物是用钱买的吗?( )
郎朗的眼睛里充盈着泪水:“妈妈,我就想让您好好地抱抱我!”周秀兰热泪横流,把郎朗紧紧地抱在怀里,用下巴抵着儿子的小脑袋。郎朗在母亲怀里轻声说:“妈妈,我受点苦都没啥,我最难受的是,妈妈不能抱我……”周秀兰哭出了声。“这骨肉分离的漫长3年,是儿子成长岁月中最天真烂漫的时光,我却不在儿子身旁。儿子一天天长高的身体,我不能看见;儿子一天天变粗的嗓音,我不能听见。而最令我痛不欲生的,也正是无法拥抱儿子,不能体会母子连心的温暖与快乐,而这种缺失是永远都无法补救的!”周秀兰说。
关键词:母爱
家庭山:学习不是孩子唯一的需要。
华歆的故事(20120116)
管宁和华歆都是东汉末年人。一天,两个人一起在园子中锄菜。其间,一块金子映入两个人的眼帘。管宁视而不见,挥锄如故;华歆却拣起来看了看后,又扔掉了。
又有一次,俩人同坐在一张席上读书。一会儿,门外有豪华轿车经过。管宁不为所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华歆却丢下书跑出去观望。不一会儿华歆回来后,管宁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说:“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
若干年后,两个人一个做了有名的高士(即隐士),一个做了有名的高官。
问题:谁做了高官?( )
A、管宁。B、华歆。
管宁:三国魏高士,饱读诗书,淡泊名利——可以从其锄菜和读书中看出来,多次推辞魏国委以重任,一心做学问。
华歆:一个了不起的栋梁之才,以至三国时期的大人物如袁术、孙策、孙权、曹操等,都曾先后相邀其出山为官,并委以重任。魏国建国以后,华歆又先后在魏文帝和魏明帝两朝担任要职,官至相国、司徒。
华歆为什么捡起金子看,我们不得而知,但他看了金子一眼后又扔了,说明他也不看重金钱,所以他后来也成为一个清廉的好官,史称他“素清贫、家无担石之储”,传记中也记载有“华歆拒金”的著名故事。
问题:管宁因为华歆看车马而与其断交好吗?( )
A、好。B、不好。
管宁不慕名利自然值得学习,但因为华歆跑出去看贵人的车马而鄙视他,认为不配做他的朋友,却是自己的主观臆断,是片面的。原因除了华歆成为栋梁的结果外,还在于华歆发迹之后对待旧友管宁的态度。据载,华歆官至司徒时,将管宁当作品德高尚、卓尔不群的人才而向天子举荐;华歆官至太尉时,又上书欲“让位”于管宁。由此可见华歆对管宁当年“割席绝交”的过分之举,非但没有耿耿于怀,挟嫌泄私,而且以极其大度的胸怀,出以公心,举贤荐能。因此,《三国志》中《管宁传》称管“心怀道德,胸藏六艺,清静谦虚,廉洁清白”,是德才兼备的人才。
问题:华歆放下书本跑出去看车马有好处吗?( )
A、有。B、没有。
为什么这个当年跑出去看车马的华歆,竟然能在将来成就一番功业呢?家庭山以为不能简单地认为这个跑出去就是不安心读书。我们知道,年轻人尤其是孩子都有好奇心,这很正常,而且也是好事,没有了好奇心,通常也就没有了动力和创造力。正因如此,华歆跑出去看到贵人的豪华轿车后,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他心里肯定有着跟当年刘邦或项羽看到秦始皇出巡时“大丈夫当如此也”或“彼可取而代之”一样的鸿鹄之志。于是,他接下来就会发奋读书,以求将来建功立业——而这个学习的动力仅仅来自于跑出去看了看,可能时间不过是一二分钟!一二分钟就能产生如此大的学习动力,难道不值得吗?难道要被批判吗?如果我们的家长或老师看到孩子或学生被某一新鲜事物吸引,注意力暂时离开了课本时,就像管宁因为华歆跑出去而断交,说“子非吾子也”或“子非吾生也”,那岂不像管宁冤枉了华歆一样,冤枉了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吗?
想到了一个相反的例子,说的是2011河南省高考理科状元谢远航上初一的时候,在班主任的课堂上,屋顶上空突然有一架滑翔机在盘旋,声音很大,原来是某商家的在做广告。当时,很多同学都向窗外张望,课堂上有些混乱。这时候,班主任不但没有呵斥大家,没有不认他们这样的学生,还停止了讲课,微笑着说:“我从空中飞过,空中也留下了我飞过的痕迹。”事后,谢远航说:“徐老师并没有说,天空中没有留下我的痕迹,但我确已飞过。这虽是泰戈尔的原句,但还是有些悲观。他巧妙地改动了一下,其实是在激励我们要弃燕雀之小志,羡鸿鹄之高翔,也是在提醒我们仰望天空时不忘脚踏实地。空中‘大鸟’的飞过对我的影响还不仅仅如此,也是从那个时候,我的心中产生了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所以,当孩子被窗外的风景吸引的时候,家长和老师最好不要批评阻止,因为那短暂的时间里发生的故事,所起的作用是书本或讲堂远不能比的。
关键词:窗外
家庭山:别拒绝窗外的风景。
惠丝思的故事(20120117)
2009年,武汉理工大学建筑专业大四学生惠丝思放弃本校研究生保送名额,报考在建筑专业更具优势的华中科技大学。最终,惠丝思以建筑专业第一名的好成绩荣登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状元榜。
“我从不把女儿当小孩看,不以家长的姿态跟孩子相处,我觉得这就是我最成功的地方。”母亲杨剑这样总结自己教育孩子的成功之处。惠丝思的大学同学也说:“阿姨是丝思的良师益友。”
惠丝思读高二时,爸爸无意中看了她的日记,发现她“早恋”了。杨剑没有惊诧,更没有训斥,她找了一个氛围融洽的时间,给惠丝思讲自己初恋的故事。当惠丝思听得津津有味时,杨剑问:“你有过这样的情绪与体验吗?”
问题:惠丝思会说真话吗?( )
惠丝思说,其实,她在暗恋一个高三的男生。“你想过没有,如果你告诉他你的感觉,万一他不喜欢你怎么办,而且还可能会影响你们高考。现在你还小,接触的人很少,如果以后你接触的人多了,发现有更喜欢的人怎么办?”杨剑帮女儿分析。听了妈妈的话,惠丝思觉得很有道理,渐渐也就放下了这段朦胧的感觉。
“妈妈就像我的朋友,我很信任她,什么都愿意跟她说。每次跟妈妈通完电话,同学都说我说话的口气和谈话的内容,像是在跟好朋友交流,而不是妈妈。”惠丝思说。
关键词:交流
家庭山: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陈弘俊的故事(20120118)
1996年11月12日,陈弘俊出生于南京的一个公务员家庭。
1998年元旦,陈弘俊的爸爸坐在电视机旁,欣赏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时,意外地发现,两岁的陈弘俊小屁股像被胶粘在沙发上似的,居然有模有样地听完了几个小时的音乐会。有心的爸爸便放起了交响乐碟片,看看陈弘俊有什么反应。果然,陈弘俊吵着要指挥。爸爸递给他一双筷子,他就站立不稳地挥舞着筷子指挥,直到曲终……
自从陈弘俊喜欢上了指挥,天天拿着筷子挥着,学着卡拉杨,学着阿巴多,神气活现地指挥着那一动都不动的家具,他爸爸便开始忙起来了,先是买来《指挥法教程》,读给陈弘俊听,让他看图解,模仿电视中大师的指挥,而后则是忙着买CD,忙着买钢琴,忙着买音乐书籍。饭局,推了;出差,推了;聚会,推了。“我不知道儿子喜欢指挥是好事还是坏事,还特地跑去请教老师该怎么办。”陈弘俊的妈妈说。
问题:陈弘俊喜欢指挥是好事还是坏事?( )
A、好事。B、坏事。
在2003年央视十套春节播出的《感受音乐贺新春》大型晚会上,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指挥天津青年交响乐团演奏了一曲《拉德斯基进行曲》。他比当年7岁指挥费城交响乐团的著名指挥家马泽尔还早了1岁,是当今世界上登台指挥最小的孩子。“我们在陈弘俊家看了他指挥的播放两盘交响乐碟片。小小年纪就能记住100多首世界名曲,每首曲子中的重复部分,他的手势竟然一模一样。虽然他指挥的是音乐而非乐队,跟真正的指挥还有不少距离,但他的招式不是纯粹的模仿,也不是孩子的瞎胡闹,而是表现了他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央视的编导说。编导还鼓励陈弘俊说:“将来走向世界的指挥家是……”“就是我啊!”趴在地板上稚气的陈弘俊抢答道。
2008年岁末,陈弘俊又指挥南京师范大学交响乐团演奏了新年音乐会,成为大学生们奔走相告的新闻。此外,他还获得体育舞蹈全国公开赛金牌、钢琴十级、小提琴六级。当记者问他未来有什么想法时,他指着客厅墙上的卡拉杨画像说:“要像他一样,到维也纳金色大厅去指挥新年音乐会。”
关键词:喜欢
家庭山:喜欢学是好事。
选择权的故事(20120119)
他1961年出生于台湾。5岁时,父母要他读幼儿园。但是他想读小学,于是父母把选择权给了他“考上了就让你读。”这件事令他终生难忘——一个5岁的小孩居然有选择权!“我也特别珍惜这个选择,于是我自主地读书,真的考上了。”他说。
1979年,他进入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科学”。然而,两年的学习让他知道,自己的兴趣并非在政治方面。大学二年级时,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转系!这意味着他将从一个全美排名第三的专业转到一个毫无名气可言的专业。但他还是听从了自己内心的选择,选择了计算机专业。而这个决定,改写了他一生的轨迹。
问题:这个决定是好事还是坏事?( )
这个决定不但让他成为一位信息产业的执行官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还让他加盟微软公司,并随后创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接着,他又加入谷歌公司,并担任谷歌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2009年9月,他宣布离职并创办创新工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他就是李开复。
李开复承袭父母对他的管教观,敢于让孩子独立自主做决定。以下是李开复的教子观:
今天的世界已经不一样了,那些消极被动,只是听话,或害怕处罚的孩子,他们进入社会往往会觉得非常迷茫,不知所措,会习惯性地要别人告诉他们怎么做;但当一个孩子有积极性的时候,无论是要读书、要实践,或者找工作、找兴趣,都可以自己安排、自己设计。
许多父母希望孩子乖,如果乖就是听话,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那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太乖,相反地,我希望他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做最乖的小孩,绝非是我培养小孩的目标。
中国人总是把“听话”当做一个孩子的优点。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只做听话的孩子,我要他们成为讲理的孩子。听话的孩子可能只是盲从,而不见得懂道理。讲理的孩子会在你有理时听话,那不就是我们所要的吗?
著名管理学家杜拉克指出,“这个世纪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技术或网络的革新,而是人类生存状况的重大改变。在这个世纪里,人将拥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进入了社会后,孩子必须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业、自己的老师、自己的老板,创业还是加入公司,学工还是学商……每一天面临的都是选择。孩子需要独立性、责任心、选择能力、判断力。
一个孩子如果长大了还是只会背诵知识,听话被动,等着别人帮他做决定或做事情,那他进入社会就算不被欺负,也不会被重视。孩子要在这复杂、多变的社会里生存、竞争、成功,必须早早地就要学会自主选择。
如何让孩子学会自主选择呢?李开复认为,首先是要把选择权给孩子,别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要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其次,不要用太多规矩限制孩子,要让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如果你有顾虑,用“共同决定”的方法引导他。例如,孩子喜欢玩计算机,不要说“不准”!告诉他,如果功课做完了就可以玩,但是一周只能玩两个小时。把每一个“否定”变成“机会”,把自主权从你身上转移到孩子身上。还有,就是要教孩子“自己想办法”,而不是家长为他解决问题。让他们明白,任何人都别想推卸责任,让别人替他们收拾残局。此外,不要惩罚失败。可以惩罚懒惰、依赖、逃避、不负责任等不良行为,但是不要惩罚失败。失败是学习最好的来源,惩罚失败可能会挫伤孩子创造的动力——孩子就会失去自主的积极性。
关键词:选择权
家庭山:有选择权,才有积极性。
诗人的故事(20120120)
一位著名诗人的妻子穿着一套华丽的晚礼服出现在宴会上,艳惊四座。
“太棒了,您太太今天的装扮简直就像一首诗!”有人对诗人说。
“岂止一首,简直就是半部诗集。”
“什么意思?”
问题:诗人的意思是赞美的意思吗?( )
“她的衣服足足占用了我半部诗集的稿费!”诗人说。
关键词:装扮
家庭山:装扮不只是一首诗。
卡尔的故事(20120121)
一天,德国生物学家卡尔正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一名不速之客闯进来。
这名不速之客是个彪形大汉,他对卡尔大吼道:“可找到你这家伙了,听着,我要和你决斗!”
卡尔轻蔑地笑道:“你要与我决斗,这没问题,但按照惯例,我有权选择决斗的方式。”
那人想了想,说:“可以。”
卡尔指着桌子上的两样东西,让不速之客随便选一个,作为决斗的武器。
问题:这两样东西是什么?( )
A、手枪。B、烧杯。
“这里是两只烧杯,一杯装着致使细菌,另一杯装着清水。你可以随便选一杯喝掉,剩下的那杯我来喝。”卡尔不动声色地说。
不速之客见状,一言未发便乖乖溜走了。
关键词:武器
家庭山:知识就是武器。
邓肯的故事(20120122)
意大利作家邓南遮是个猎艳高手。一次,他见到美国著名女舞蹈家邓肯,便又想施展他的惯用伎俩。他拼命地恭维、吹捧邓肯,之后,他以为得手了,对邓肯说:“我半夜里来。”邓肯微笑着点点头。
接下来,邓肯开始收拾屋子,并在房间里放满了花。
问题:邓肯放的是什么花?( )
A、红花。B、白花。
邓肯在房间里摆满了丧礼用的白花,还点上许多白色的蜡烛,并准备了肖邦作的送葬曲。
晚上,邓南遮兴冲冲地来了。一身银装素裹的邓肯将他推到一把椅子上坐下,在他身上撒满白花。然后,她叫琴师吹起送葬曲,她自己则翩翩起舞,并且一边跳舞,一边吹熄屋内的蜡烛,只留下邓南遮身边的两支。屋子里昏暗摇曳的灯影,白花闪着幽光,伴之以凄清的哀乐,使邓南遮毛发直竖,以为已经到了地狱。当邓肯舞到他面前,吹灭了一支蜡烛,正要吹灭第二支时,邓南遮恐怖得叫出声来,从椅子上跳起来,夺门而去。
关键词:白花
家庭山:心怀鬼胎者怕鬼。
毕加索的故事(20120124)
风格独创且缤纷多变的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漫长的一生都在不倦地、无畏地探索。他的立体画的主要特点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捉摸不定。因此,有人称他是“艺术的前卫”。
据说,有一群崇拜新花样的艺术青年一次去请教毕加索,问他按照立体派的原则,人的脚该画成圆的还是方的。
问题:毕加索的回答是2个字吗?( )
“自然里根本就没有脚!”毕加索断然回答。
关键词:前卫
家庭山:前卫的思想是捉摸不定的思想。
但丁的故事(20120126)
一次,世界三大文学巨匠、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在参加教学的仪式时,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以至在举起圣餐时竟忘记跪下。他的几个对头立刻跑到主教那里告状,说但丁有意亵渎神灵,要求予以严惩。
问题:几个对头亵渎神灵了没有?( )
A、亵渎了。B、没亵渎。
但丁听过指控后,辩解说:“主教大人,我想他们是在诬篾。那些指挥我的人如果像我一样,把眼睛和心灵都朝着上帝的话,他们就不会有心神东张西望。很显然,在整个仪式中,他们都心不在焉,亵渎了神灵。”
关键词:告状
家庭山:眼睛总是盯着别人的错误,自己也会犯错。
朱尔斯坦的故事(20120128)
为了集中注意力,同时感受到乐曲的美妙境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朱尔斯坦在演出时,有闭眼的习惯。他与著名指挥家卡拉扬的第一次合作演出是在瑞士的卢塞恩。演出期间,朱尔斯坦曾睁开过一次眼睛,看见卡拉扬正( )眼睛在指挥。
A、睁着。B、闭着。
“音乐不需要眼睛,要的是彼此的心领神会。整个演出我只睁过一次眼睛,看见卡拉扬正闭着眼睛在指挥,我赶忙又闭上眼睛,生怕破坏了整个气氛。”朱尔斯坦说。那次演出,两位天才音乐家配合得非常默契,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们甚至认为他们有着魔一般的心灵感应。
关键词:闭眼
家庭山:集中注意力,感受美妙境界。
爱因斯坦的故事(20120130)
爱因斯坦被带到普林斯顿大学他的办公室那天,学校工作人员员问他需要什么工具。
“我看,一张书桌或台子,一把椅子和一些纸张铅笔就行了。啊,对了,还要一个大废纸篓。”爱因斯坦说。
“为什么要大的?”
“好让我把所有的( )都扔进去。”
A、垃圾。B、错误。
答案:错误。
关键词:废纸篓
家庭山:不怕犯错,就怕不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