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批评孩子的四个误区和四个要点

 

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目的是让孩子知道犯错误的原因,避免再犯。批评也是一门艺术,不是指责、埋怨,更不是巴掌和棍棒。批评孩子就像打桥牌,不仅要知道陷阱在哪儿,还要目的明确,掌握好时机和步骤。

让我们先来看看家长批评孩子的四个误区:

误区一:批评情绪化。孩子一犯错误,家长就情绪激动,对孩子一阵狂风暴雨般的批评。实际上,这仅仅是家长在宣泄情绪而已,是情绪化的批评,对孩子没有多少帮助。而且,情绪化的批评多了,孩子就掌握了家长的路数,但对家长的告诫却充耳不闻。其实,很多时候,家长的沉默远比情绪化的批评有效。

误区二:批评扩大化。批评要有针对性,就事论事,切不可扩大化,翻旧账,上纲上线,否则就会引起孩子的厌烦和憎恶,产生逆反心理,对抗家长。而且,扩大化的批评往往冲淡当前主题,孩子所犯错误就不明显了,又怎么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可笑的是,这种扩大化的批评往往中途戛然而止,因为家长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甚至忘了本次批评的起因,只好自我解嘲地说:“哼,看看你,都把我气糊涂了!”试想,这样没有主次,没有条理的批评,如何让孩子服气?

误区三:批评表面化。有的家长批评孩子,其实是不疼不痒的唠叨,根本没有实际的内容,甚至主动为孩子的错误行为埋单,这样的表面化批评当然起不到任何作用。比如,孩子早上不肯起床,家长一边催促一边唠叨,却又越俎代庖,替孩子做这做那,避免孩子迟到,让他失去承担后果。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该怎么办呢?其实很简单,家长只要不帮忙,让孩子承担赖床的后果就可以了。他迟到了,老师自然会批评他。家长一边唠叨一边替孩子想办法,其实是用表面化的批评帮孩子逃脱老师的实质性批评,是在帮孩子逃避责任,也为孩子下次赖床提供先例。这样的批评与纵容何异?

误区四:批评急躁化。有些家长似乎对孩子犯错误有恐惧感,一看到苗头就急不可待地批评,唯恐后果不可收拾。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许多能力都是尝试、摸索出来的,即在犯错误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最终找到最佳方案。如果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犯错误,对犯错误的后果也不清楚,那么家长的批评就是阻断孩子的尝试行为,甚至会打击孩子探索的勇气和信心。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批评孩子呢?

首先,初犯说理。家长要掌握好批评的时机和批评的内容,即批评的矛头指向。当孩子第一次犯错误时,家长只需要告诉他为什么错了,怎么做是对的就行了。在指导的时候,对孩子保持尊重的态度可以让他也尊重你的意见,耐心细致的讲解让他明白错误的原因及后果,善解人意的情绪让他不会被失败感束缚。

其次,再犯约定。如果孩子再次犯了类似的错误,也许是孩子还不太熟悉正确的方法,也许教训不够深刻让他掉以轻心。家长首先应该对原因进行分析,如果是前者的话,就要讲清楚,再给他机会去做;如果是后者的话,才应该对他进行适当的批评。家长要和他约法三章,最好让孩子写一个保证书,保证不再犯错误,否则要接受什么样的惩罚。要注意两点:第一,约法三章要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第二,家长态度要坚定而温和,切不可粗暴,因为只有当孩子感受到了家长的尊重,他才会遵守自己做出的承诺。

第三,三犯惩罚。孩子第三次犯同样的错误时,才是批评的最佳时机。家长要批评孩子的做事态度,而不是对犯错误的结果不满。比如,孩子很聪明,但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家长就应该批评孩子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而不是抱怨考试成绩糟糕。态度决定一切,同样的错误重复犯,往往是态度不端正导致的,所以批评要针对态度;也只有从态度上找原因,才能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第四,日不过三。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俗语说:“吃一堑,长一智。”西方有谚语:“孩子犯了错误,上帝都会原谅。”现代教育家也说:“孩子是在错误中长大的。”看来,孩子犯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必要的。在非重大错误中,失败的确是成功之母,失败可以积累经验教训。有些家长在宝宝犯错时,总是大加指责、恐吓,却忘了这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如果孩子被批评的次数过多,就会因害怕受责备而不敢再冒险,从而失去学习的热情和胆量,或产生反叛心理,与大人对抗。而且,大人过于频繁的指责不仅让孩子变“皮”了,对批评充耳不闻,还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对。所以,一天的批评次数最好要超过三次。

 

(本文摘编自《打好“批评”这张牌》和《批评孩子,一天别超两次》,更多好点子见家庭山故事网点子库批评类。点此转入

好家长陪孩子玩:亲子实验
好家长陪孩子玩:亲子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