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支招欢迎您!家庭山祝您教子有方!
全国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张蕾:家长陪读不可取
1、陪读是越俎代庖,不信任孩子。据我观察,家长陪读之所以流行,是家长的控制欲望过强所致,本质是不信任孩子,是越俎代庖。家长的控制欲和孩子的自控力是一对此消彼长、相互制约的矛盾,家长的控制欲占了上风,孩子的自控能力就要被压制。所以,我劝家长们要克制自己,学会放手,毕竟,孩子的人生之路要由他们自己去走,父母代替不得。
2、低年级适度陪伴,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对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家长的适当陪伴或许是有帮助的。
3、高年级放手,培养自控自学能力。三年级以后,尤其是到了初中、高中,家长再陪读就弊大于利了。10岁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动,自信心、好奇心、责任心空前高涨,是自控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家长应该因势利导,放手让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对自己的学习后果负责。如果家长过度干预孩子的学习,就会抑制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贻害无穷。等孩子到了高中,孩子没有自学能力,家长又不能提供全面的帮助,后果就严重了。
4、关注孩子,积极引导良好学习动机。家长首先要关注孩子,了解孩子学习的动机是什么。如果孩子刻苦学习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同学强,或者仅仅是为了争夺好名次,那就需要家长及时介入,给孩子以积极的引导,免得他心理上受伤,因为这样的学习动机非常容易遭受挫败。竞争对手和名次都是孩子难以控制的,他在学习中难免会有无奈感和不安全感,成绩落后的时候必然产生焦虑。相反,如果孩子对所学功课本身有兴趣,那么无论他多么用功,都是在享受知识,甚至很陶醉,而不会感到苦,成绩也会很稳定;即使遇到挫折,孩子也不会沉陷痛苦,因为他在意的是知识本身,而不是难以把握的竞争结果。
5、关注睡眠,保证学习时间。除了学习心理以外,家长最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的睡眠。不考虑差异的情况下,小学生每天应保证9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中学生每天至少要睡8个小时。睡眠时间有保证,多数学生都能应付学校的学习,否则就会降低学习效率,使成绩下降,心理焦虑,从而形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