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后进生”学习落后的原因和心理特点

 

石林:“后进生”学习落后的原因和心理特点

 

一、导致学习相对落后的原因

1.没有调动非智力因素。后进生的智力水平一般都在中等及中等以上,造成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学习动机,认为学习是老师的事,是父母的事,和自己无关,自己学习是被迫的。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有的孩子学习不好,玩电脑游戏却是高手,因为感兴趣,所以会投入其中。

2.学习方法欠缺。随着年级的上升,学习任务的加重,各学科的学习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如果孩子缺乏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不能有效应对学习问题,就会出现成绩落后的现象。高中阶段,要求孩子自主学匀的水平越来越高,如果孩子还一味依赖老师,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自然无所适从。

3.学习基础差。跟不上步伐‘学习是有连续性和继承性的,知识也是有一定系统性的,如果刚开始没有学好,很多基础知识没有掌握,会明显影响后续学习。

二、后进生的心理特点

1.自卑心理。传统观念中,后进生被当做坏孩子,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瞧不起和家长的训斥,他们在班里抬不起头来,怀疑自己的能力,对学习没有信心,消极,自甘落后,形成自卑心理。这种心理形成后,会影响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

2.戒备心理。后进生学习成绩不佳,人们容易将这点不足扩大化,认为后进生.喜欢做坏事。即使他们做了好事,往往也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和表扬。周围环境的信任缺乏使得孩子将委’屈慢慢转化成戒备,表现出对关爱的漠视,不轻易接受别人的示好,也不向别人示好。这其实正表明他们需要关爱、理解和信任。

3.逆反心理。孩子最初都是有上进心的,后进生也是如此。但由于成绩不理想,有些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缺乏理性思考,武断地将一些压力施加给孩子,孩子的情感需要被忽视了,他们开始抱怨老师和家长的不理解,处处与老师和家长对着干。

4.惰性心理。后进生由于较少获得学习成功的经验,结果学习成了无趣的事情。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动机丧失,成了后进生形成惰性心理的根本原因。

对家长来说,明确孩子后进的真正原因,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帮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注重学习策略的培养,迸一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才是当务之急。

 

(本文摘编自《现代家长》,更多好点子见家庭山故事网点子库)

好家长陪孩子玩:亲子实验
好家长陪孩子玩:亲子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