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支招欢迎您!家庭山祝您教子有方!
心情不好时,怎样与孩子相处
一、自己走开。和孩子相处时,你意识到自己即将发脾气,赶快走开,做一些其他的事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等自己心平气和了再去面对孩子。我在辅导女儿学习时,发现怎么教她都不会时,我就会失去耐心,胸口有团火在燃烧。眼看火越烧越旺,我就会让自己离开一会儿,看书或者做家务,眼不见心不烦,很快心情就平静下来。总之,在情绪不好时,我们不要面对孩子,以免情绪炮弹走火伤了孩子幼小的心灵。而且,生气时是最不适合解决问题的。人在生气时,接通的是“原始脑”——不是选择“战斗”,就是选择“逃跑”。我们用“原始脑”不可能做出理性的思考,会说一些过后就后悔的话。所以,在处理问题前,我们要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直到能够理性思考时再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的一项重要技能。
二、支走孩子。有时我们会莫名其妙地感到惴惴不安,但表面上若无其事。孩子并不知道你的内心正涌动着惊涛骇浪,他天真地来和你打闹,向你撒娇,你的恶劣情绪可能会瞬间爆发:“烦不烦啊?快走开!”孩子一定会愣在那里,惶恐不安,一向温和的妈妈怎么突然变得像魔鬼一样?是我做错了什么吗?孩子因为害怕可能会哭,而你一听到哭声更加烦躁。怎么办?我们不妨把自己的感受提前告诉孩子:“妈妈现在心情不好,想独自待一会儿,请你不要靠近我好吗?”或者告诉孩子,你目前心情不好,让他先到别处玩一会儿。因为你的坦诚,孩子不必战战兢兢,他会体谅你并会配合你。等你心情变好时,别忘了回到孩子身边,给他一个拥抱,说:“宝宝,妈妈现在已经不生气啦!谢谢你刚才那么配合我,谢谢你帮助妈妈赶走了不愉快!”我有时会对孩子说:“妈妈现在要生气了,得赶紧离开一下,你别担心,妈妈过会儿就好了!”10分钟后,我再通知孩子:“妈妈现在心平气和啦,你出来吧!”
三、口下留人。当孩子做了一件让你很生气的事情时,你免不了会批评他。怎么批评要讲究策略,批评的内容要就事论事,不涉及孩子的人格。当孩子玩筷子时,你气不打一处来,劈头盖脸地训道:“你干啥呢?说过多少次了,不能玩筷子,你怎么就是不听?你没长脑子啊?你不想活了是不是?”你的每句话都以“你”开头,把孩子批得体无完肤,孩子的心灵遭受重创,而且问题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我们应该就事论事:“筷子是用来吃饭的,不是用来玩的。不吃饭的时候,筷子应该待在筷笼里,而不是你的手里。让它们回家,好吗?”这样说,没有指责孩子的人格,只是说事,而且重点在于引导孩子怎么做。孩子听后,不会产生恐惧和内疚,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做。
四、表达感受。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里,含蓄、内敛被视为有修养的表现。然而真正的修养不是压抑情感,而是心里没有不快。我们心里不舒服的时候,不习惯表达自己,而是倾向于指责别人,把责任归咎于他人,似乎这样会让我们心里好受些。但是,逃避责任,对自己和别人有什么好处呢?直视内心,将它诚恳地表达出来,做真实的自己,才利己又利人。例如,你新买的玻璃杯被孩子不小心碰到地上摔得粉碎,你气愤难当。这是可以理解的,一瞬间你辛苦买它的功劳消失了,你从中获得的愉悦感不见了,你的钱白花了,时间白费了。你心里真想骂孩子:“你怎么这么不小心?你没长眼睛吗?你知不知道这是我新买的?我还没用呢你就把它摔了!你怎么搞的?”转念想想,数落完孩子,杯子能恢复原状吗?孩子能长记性吗?责任全在孩子吗?意识到这些,我们就不会信口开河地对着孩子狂轰滥炸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以及关注问题的解决是更积极的策略。我们可以这么对孩子说:“妈妈新买的杯子摔碎了,好心疼、好难过啊!但这不能全怪你。现在你能不能把簸箕和扫帚拿过来,把这里收拾一下?”事情已经发生,不如从中吸取教训吧——以后要把易碎品放在安全的地方。
(本文摘编自《妇女生活•现代家长》 201年第9期林兰的《心情不好时,怎样与孩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