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支招欢迎您!家庭山祝您教子有方!
如何让孩子在精神上富足起来
1.婴儿阶段。婴儿出生时都会大哭,因为他有恐惧情绪。1岁前,婴儿要完成的心理任务是初步建立与亲人的交流,认识环境,从而建立起信任感。母乳喂养对孩子有好处,非母乳喂养的孩子,失去的不仅是母乳,还有妈妈温暖的怀抱,长大后可能会觉得世界不可靠,别人不可靠,对待别人也不真诚,缺乏社会交往能力。
2.幼儿阶段。2~3岁的幼儿会控制大小便后,就明白自己是能够掌控一些事的,有了自主意识。此时,如果家长过于限制孩子,不敢让孩子冒险,就等于剥夺孩子的自主权,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无能的,内在有很强的羞怯感,长大后意忘脆弱,甚至不敢面对别人讲话。4~5岁的幼儿大脑飞速发展,很想探究未知事物,喜欢问问题,喜欢搞破坏。比如孩子把沙发割破,他不是调皮捣蛋,只是想知道沙发里面有什么,弄坏以后会怎么样。此时,如果父母斥责孩子,拿他跟听话的孩子比较,孩子容易形成内疚感,感觉自己没有价值,不被父母欣赏,长大后也不会成为做事果断,有开创性思维的人。此时的孩子在心理上还会有恋父情结或恋母情结,就是希望父母当中那个同性的不存在,而另外一个异性长辈就完全被自己占有。父母如果处理不当,孩子可能长大后还是有这种情结,从而对婚姻不利。
3.小学阶段。进入小学后,孩子就会有社会评价,主要来自老师。如果社会评价是负面的,孩子会将其内化为自我评价,在心里种下自卑之树。此时,父母要做一块橡皮,把负面影响擦掉,给孩子正面的鼓励。现在的小学老师普遍焦虑,对孩子的负面评价较多,父母绝不能配合老师把焦虑转嫁给孩子,否则孩子更受罪。如果孩子在小学阶段受到足够多的鼓励,那么他将来就会努力勤奋,更有可能成功。但是现在又有鼓励过度的现象,父母夸奖孩子不遗余力,失去了分寸,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必须是最好的,把神经绷得很紧。这种状态的人,到了青春期就容易崩溃。这样的案例很多。
4.中学阶段。12~ 16岁是脱毛期,孩子身高长得很快,可能一年长20厘米,甚至超过爸爸。如果儿子长得比爸爸高,儿子就不会再甘心挨打,有可能反击,所以,这时的爸爸一定要清楚,不能再靠打孩子来树立威信。孩子身体长大了,但是心理没长大,所以陷入疑惑:我到底是大人还是小孩?尽管心中有疑惑,外表还是要充大人,经常在父母面前摆出“懒得和你说话”的样子,拒绝与父母交流。这时候,父母容易产生失落情绪,疑神疑鬼,怀疑孩子早恋了。如果父母缠着孩子,逼迫孩子说话,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父母明智的做法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孩子有需要,父母马上来帮忙,帮完忙就识相地走开。这个时候的孩子开始思考人生,思考“我是谁”“我将成为怎样的人”“我是否要成为我爸妈希望我成为的那种人”等问题。加上中考、文理分科等人生之路的选择,孩子会有危机感以及对未来的恐惧感。这时,父母要利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帮助孩子认识他自己,引导孩子找到最适合他的人生之路。切记,父母只是帮忙,不可替代,要充分尊重孩子的自主权。否则,孩子长大后会缺失忠诚感,对工作和家庭缺乏责任心。
5、成人阶段。16~ 20岁是青春期与成人期的过渡阶段,孩子心理成长的主题是建立异性亲密感,学习爱的能力。如果前面几个心理成长期的任务都完成得很好,那么这个阶段孩子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果此时妈妈到了更年期,事情就麻烦了。更年期的妈妈会特别希望别人关注她,所以表现得很可怜,强迫别人关注她。而孩子正巧也在强化自己吸引异性的能力,讲究着装、发型等等,与妈妈形成某种意义上的竞争,加上两者该阶段都性情暴躁,很容易有摩擦。因此,此阶段的亲子交流时好时坏,出现各种各样的家庭纠纷。这种局面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只是程度有轻重之分。
(本文摘编自《妇女生活•现代家长》 2014年1期《陈默:帮助孩子依次完成心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