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孩子爱打小报告怎么办

 

孩子爱打小报告怎么办

 

一、主要类型和策略

1.引起别人的注意

有些孩子成绩不突出,又没有其他特长,在家、在校都不能得到肯定与表扬,孩子内心的被关注欲驱使他采取相应的方式达到这个目的,当其他孩子做错事时,他就会第一时间抓住机会来展示自己。

策略:细心发现孩子的长处,多给孩子表现的机会,让周围的人意识到他的存在,让孩子的被关注欲得到满足。

2.注意力不集中

有些孩子上课时不专心听讲,时不时看看这儿、望望那儿,在他巡视的过程中便会发现其他人的“不良”举动,就会去打小报告。

策略:平常要利用孩子最感兴趣的事,加强对孩子注意力的培养,让孩子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逐渐增长。

3.老师的错误引导

部分老师为了解学生在班里的表现,会特意安排几个学生每天汇报班里的情况,孩子就会产生老师喜欢听小报告的想法,他们就会极力地搜寻“事件”,进而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

策略:老师要从自身做起,多从正面引导,家长与老师应积极沟通,督促孩子改变这些不良行为。

4.寻求自身保护

有些学生由于性格、身体、语言等方面的原因,会成为多数学生冷落的对象,甚至会受到别人的攻击,可靠自身的能力又无法改变现状,这时他唯一的依靠就是老师或家长。

策略:一定要用心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多关注孩子的成长,适时科学地为孩子撑腰,不要让孩子的心灵留下阴影。

5.父母的影响

有些父母在家里经常评论他人,从不避讳孩子,很多不雅的语言就会侵入孩子的脑中,特别是那些尖刻的词汇更会刺激孩子善良的心,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爱挑剔别人的坏习惯。

策略:首先,父母在评说他人不足时一定要避开孩子;其次,要多在孩子面前赞扬他人优秀的一面,让孩子养成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好习惯。

二、正面引导

一是不要事事以孩子为中心,要教育孩子多为他人着想

二是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当宝宝打小报告时,应该引导他先自己解决问题。让孩子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幼儿独立处理问题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进而减少告状行为。

三是给孩子创设一点小挫折。家长可以有意给他安排一些比较艰巨的任务,让小困难不时挫一挫他的傲气,让他感受到自己其实跟别的小朋友一样,也有做不了的事情。

四是培养孩子谦虚的品质,让他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而对于小朋友的缺点,要尽量包容,要学会处理与小朋友之间的矛盾,不能只知告状。

五是引导孩子多与同伴交流,培养分享意识。多给孩子提供自由交往的机会和空间,鼓励和启发孩子参与活动时互相交流、协商,引导孩子学会分享、懂得分享,并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

 

(本文摘编自现代家长2014年第7期牛锐、杨思明的《让孩子远离“小报告”》)

好家长陪孩子玩:亲子实验
好家长陪孩子玩:亲子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