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支招欢迎您!家庭山祝您教子有方!
暴力式、医疗式戒网瘾可行吗
一、网瘾未除又添新伤
眼看子女沉迷网络不能自拔,病急乱投医的家长会送孩子去各类训练营或治疗中心,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有些所谓的训练营,采取暴力戒网瘾方式,让孩子身心备受摧残,最终网瘾未除又添新伤。
2009年8月1日,未满16岁的广西男孩邓森山,参加“南宁起航拯救训练营”后不到一天,被训练营辅导员活活打死。2014年4月6日,新乡“问题少女”玲玲被郑州搏强新观念生活培训学校派专车接到郑州。在母亲看来,玲玲沉迷上网,忙于事业的她根本管不了,必须找个能管住女儿的地方,于是她把目光投向了自诩为“问题少年中原教育第一品牌”的郑州搏强。她希望那里是能让女儿改头换面的“理想天堂”。然而42天后,母女再次相见时已阴阳两隔,玲玲遭学校老师体罚、虐待致死,躺在医院的太平间里。
戒网中心这张大“网”,对孩子们来说已经变得比网瘾更可怕。据有一个参加过训练营的孩子的母亲反映,孩子从暴力戒网瘾中心回去后,反而变本加厉,染上了许多恶习,比如抽烟、喝酒、讲粗话等,甚至往父母脸上吐烟圈。接受过电击治疗的许多孩子都表示,戒网瘾过程非常可怕,为了躲避电击,他们只得连连求饶。这对孩子幼小的心灵是巨大的伤害。
还有许多戒网瘾方式十分可笑,比如催眠治疗法、针灸治疗法、呐喊治疗法等,简直是没病也能给整出病来。据有关媒体报道,网络成瘾治疗已悄然成为拥有300多家机构、规模达数十亿元的产业,不少机构利用家长病急乱投医的心理牟取暴利。乱象背后是家长的无奈:“天底下,哪个父母不疼自己的孩子?好心说教不奏效,才硬起心肠送给别人教育,谁知花了钱不算,还有这么大的危险。我都替他们痛惜。”
二、纠正父母误区是关键
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说,网瘾并不是精神疾病,而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使用暴力方法戒除网瘾是不科学的。应采取素质教育的办法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从网络世界中走出来。而在不少家长看来,针对这些问题孩子的体罚与打骂合情合理,这也成为戒网瘾机构用暴力为孩子“纠偏”的重要原因。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理科王相兰博士:“我一贯认为患上网瘾不是孩子的错,而在于不合格的家庭教育。”青少年之所以会沉迷于网络,是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遭受的来自学业、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得不到合理疏导,才转而在网络世界寻求逃避,将网络游戏作为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如果家长把孩子送到强制戒网瘾学校,采取简单暴力的方式迫使孩子放弃这一压力宣泄的途径,最终只能使孩子遭受的压力更大,甚至导致孩子抑郁、自杀。
三、孩子戒网瘾家长责无旁贷
与厌学、打架斗殴、偷窃、早恋、吸毒等问题行为类似,青少年网络成瘾也是一个表象,表象下掩盖着某些问题,或反映了孩子的某些需求。网瘾孩子背后常常有一个问题家庭,在这个家庭中,或者夫妻关系出了问题,或者家庭教育方式失当。当孩子无法从家庭中获得成长所需的认同、鼓励、安慰等支持气氛时,他们就会自发地弥补这些缺失,在其他地方寻找替代满足。
相关专家普遍认为,主动疗法才是根治网瘾的最佳方式。要引导网瘾孩子的家长们认识到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改变家庭教育方式,缓解亲子矛盾,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然后,根据孩子的上瘾程度,采取不同的行为矫正和环境改变方式,一步步地帮助孩子走出网瘾的泥潭。在此过程中,家长的引导和孩子的自我提升同等重要,只有双管齐下,在孩子意识到网瘾的危害后,才能实现孩子的自我解救,最终彻底戒除网瘾。
四、戒网瘾家长要有三心
陶宏开教授擅长用心理疗法彻底根除青少年网瘾,他给网瘾少年和家长开出了药方:家长要充分显示出爱心、耐心、诚心这“三心”,解开孩子心中的结。耐心交流,让孩子接受诸如如何爱自己、爱父母、爱社会等这些朴素的道理。与孩子交谈时,切忌激动、做作。话语乃至于肢体语言,都要让孩子感觉到你的关爱,你和他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样孩子才会敞开心扉。
五、戒除网瘾需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地点与孩子交流。通常上网成瘾的青少年集中在11~25岁。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没有理想、敌视父母、不爱学习”。与这样的孩子交流时,最好不要直接谈网瘾问题,而是选择他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产生认同感。
第二步是努力让孩子视父母为“自己人”,愿意和家长沟通交流。
第三步是逐渐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一步步地往学习知识
方面引导。家长简单地以长辈的权威来改变他的状态,往往事与愿违,应该投其所好,逐步引导,让孩子多参加社会活动,一步步地帮助他走出心理困境。
(本文摘编自《现代家长》2014年第9期素静的《暴力戒网瘾:致命悲剧何时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