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智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袁隆平的故事之学习兴趣沟通启蒙—当代“神农”为什么立志学农
添加日期:2021-05-22


袁隆平(1930-2021),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2021年5月22日因病去世,享年91岁。他把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国士无双,致敬,缅怀!

1936年8月,袁隆平进入汉口扶轮小学读书,成为一名小学生。每当放学后,袁母就会让孩子们在桌子前坐成一小排,给他们另外再加一堂课,扩充他们的知识面,给他们以各种启蒙

“人是从泥土里来的。女娲把黄土和成泥,然后捏成一个个男人和女人,捏完后,她朝着那泥人吹出一口法气,于是,那一个个黄土泥人便有了鲜活的生命。从那时起,人类便繁衍生息,传宗接代无论外国人还是中国人,归根到底,我们人类都是从黄土地来的。我们吃的粮食是黄土地里长出来的,我们穿的衣服是用从黄土地上收获的棉花织成的布做的,我们住的房子是用黄土烧成的砖盖起来的……总之,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所以说,土地是生命之源是万物的母亲”饭后庭院里,当袁隆平问母亲人类从哪里来这个话题时,知识渊博的母亲如此回答的。这是袁隆平母亲对袁隆平第一次关于土地概念的启蒙,这次经历在袁隆平脑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如果说母亲对于袁隆平关于土地的启蒙只是言传”的话,那她带领孩子们参拜神农洞则算是一种“身教”了。

当年秋天,袁隆平袁母带他们兄弟游览了距汉口不远的“神农洞”。“神农洞”相传是神农炎帝出生的地方,这里供奉着炎帝的塑像。爱提问的袁隆平禁不住问母亲,为什么这么多人朝神农的塑像虔诚祷告,于是母亲便给他们兄弟讲了神农诞生的故事。“我们吃的粮食都是当年神农氏教给人们种出来的!”袁隆平听得痴了。不禁在母亲的引导下向这位光耀九州的神农恭恭敬敬地行了三个鞠躬礼,以表达他们一家人对这位先贤的景仰之情。这次是袁隆平第一次听到神农的传说,通过这件事,在袁隆平的心里深深地打上粮食和民生疾苦的烙印。看着周围人们祈望和虔诚的表情,他似乎懂得了一点“民以食为天”的含义。

如果说母亲带领他祭拜“神农洞”只是为袁隆平的学农之门开了一条缝,那么一次游园之行则彻底为袁隆平打开了立志学农的大门。

袁隆平6岁那年的初秋季节,注重游学母亲带孩子们到汉口郊区一家果园去游玩。从没见识过农村果园的袁隆平来讲,那简直是一次神奇美妙的大自然之旅。红红的桃子灿烂地挂在树梢绿绿的葡萄像一串串碧玉,果树之间的空地上间种着在那个年代还稀有的西红柿毛茸茸的枝杈上结着红、白、黄、绿几种颜色的果实,真是美极了……正如袁隆平后来所说:“从此,每到桃子成熟的季节,我记忆中那个美丽的果园便飘进我的心灵,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我觉得那一切实在是太美丽了!美得我   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

巨人的诞生总是需要机缘巧合的。正如牛顿童年那个砸在头上的苹果引领他发现了万有引力,爱因斯坦5岁时遇到了他钟爱的罗盘最终成为物理学界世界级的泰斗一样,这次美丽的游园惊梦,正是带领袁隆平一步步走向农业科学巨人之路的那只闪亮的萤火虫。

(家庭山点评:当然,机缘巧合有时候是天意,但多数情况下是人为——作为家长,我们要在孩子从小就注意发现挖掘孩子的兴趣点,多给孩子创造培养兴趣的机会和途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人生的向导。若要孩子成才,兴趣启蒙不可或缺。)

谨以此文悼念袁老,一路走好!

相信杂交水稻会被后世永远发扬光大!

问 题: 上面的红色括号内填什么?
答 案:

(答案:当时。

就是这次郊游,奠定了袁隆平一生理想的基础,使他从此与“农”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片美丽的果园,最终改变了袁隆平一生的命运,进而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14亿中国人的命运。

(摘编自网络《当代“神农”袁隆平的成长故事》)

关键词:启蒙

家庭山:兴趣启蒙不可少,言传身教游学好。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热烈祝贺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突破1000分(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