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篇学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凌志军的故事之交际抗挫勇敢自信—癌症晚期为什么仍然健在
添加日期:2023-02-24


凌志军(1963~),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畅销书作家,法学硕士,“抗癌第一人”。

好书推荐《小学生,加油》(点此查看)


2007年2月,我病倒了。医生在我的颅内发现两处病灶,疑为脑瘤。两天后又在我的左肺发现肿瘤,由此诊断“肺癌、脑转移”的概率为98%,也可以说是“肺癌晚期”。医生当时认为,我活不过3个月。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我和我的家人都懵了。有生以来第一次与死亡如此接近,真切地感受到一个癌症患者的恐惧和绝望。靠着妻子的搀扶,我摇摇晃晃走出家门,就像所有癌症患者一样,开始了慕名投医的漫漫路程。然而,忍耐了两个小时的路上颠簸和头晕目眩,又花了300元挂上专家号,我们终于获得机会面见这位专家。在昏暗之中耐心等了3个小时,终于在下班前的最后几分钟见到“主任”。然而我们得到的仅仅是一张专家门诊挂号费发票,以及一篇演讲、一个问号和一个模棱两可的“待除外”。我们沮丧地发现还是在原来的起点上踏步,既不能确定自己得了什么病,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把家里的账单、存折、信用卡全都找了出来,半睁半闭着眼睛把密码一一写在纸上,收拾停当。老婆一向不问家里钱财,也不知道我究竟挣了多少钱,又放在什么地方,所以我想,如果我走了,得让她能够找到。做完这些以后心里稍感轻松,感觉自己今生已经了无牵挂。如果说还有什么遗憾,那就是在过去的岁月里没有用更多时间和他们母子二人待在一起。结婚25年来,我们一直聚少离多,可我竟从未把这当一回事。人总是不在乎自己拥有的东西,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知道珍惜

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周良辅教授建议我再对脑部做一次核磁共振扫描,但是必须加上“波谱”。他解释说,这是国外的一项新技术,有助于确认颅内肿物的性质,甚至还能更准确判断它与肺部病灶是否有关。波谱扫描的检查报告至少还要等上3天,我们意外地收到来自欧洲的消息。当大夫的妹妹告诉我,对于我的病,国外专家的看法和国内专家并不完全相同,至少没有那么悲观,他们极力建议在中国重新来一次会诊,要请最好的医生。妹妹当即决定从布鲁塞尔赶回北京。一个上午的求医经历让她失望,现在她决定依靠自己。“所有的征兆都显示,良性的可能性大。”拿到波谱扫描胶片后,她在电话里对我说。

“你相信谁呢?”妻子问我。“当然相信我妹妹。”我回答。我接着述说我的理由:我不懂医,但我了解妹妹。她在脑神经医学领域里不是行家,但她是糖尿病方面的专家。最重要的,她是一个肯接受新事物和善于学习的人。在这件事上她投入的不仅是智慧和专业学识,还有感情和责任心。那些专家只不过投入了他们的时间——短暂的、以金钱来计算的时间,而妹妹投入的是全部心血。她也有可能犯错误,但她犯错误的概率一定要比那些专家小。

给自己一个选择的机会。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我忽然意识到,这一点是我成功获救最重要的环节。因为我们意外地发现,脑瘤没有像医生预言的那样迅速长大。最新的核磁共振检查报告上面写着,我的颅内肿物约2.2厘米×1.9厘米,而前一次检查的结果是2.5厘米×2.3厘米。两次检查间隔17天,这变化相当细微,我却近乎偏执地相信它意义重大。“能不能证明它正在缩小?”我指着那一沓胶片小心地问医生。“不能!”医生的回答很干脆,把这种现象解释为仪器的技术误差。“但是,能不能证明它在过去两周没有长大?”我顽固地寻找着问题的焦点“应该是没有长大!”医生这次回答得也很痛快。我眩晕的大脑忽然更快地运转起来,里面浮现出一个外行的逻辑:如果医生的预言不差——颅内肿瘤属于恶性并将迅速长大,不可逆转,3个月内威胁脑干神经,导致死亡,那么,17天之后的这次跟踪检查应当显示它更大了呀,可现在它竟“没有长大”!既然它没有长大,那么根据同样的逻辑,也就有可能不是恶性肿瘤。我知道这些不足以推翻医生的诊断,但我看到了希望或者说,它给了我一点幻想,就像漆黑夜空中隐约闪烁的一颗星辰

同时,我的身体正在发出微弱却清晰的信号。与两周前相比,目前我的种种不适——头痛、眩晕、视觉模糊、眼球震颤、重影、畏光、失去平衡等与颅内病变相关的症状,并没有更严重。这与最新一次检查结果相吻合。多日来和医生打交道的经历,已经让我产生一种直觉,也可以说是一种信念:我必须把生命掌握在自己手里——实际上,大多数癌症病人,还有他们的亲人们,从一开始就放弃了自己的判断力和选择权。医生说什么就信什么,结果一步步地走向一条错误道路。那一天,我和家人共同做出决定:暂时搁置医生的“立即实施颅内肿瘤切除手术”的建议,继续观察3周,等待下一次核磁共振扫描的结果,当然也包括细致入微地体会自己身体的变化。

果然,一天晚上我们得到消息,上海华山医院的周良辅大夫来到北京,为我再做一次会诊。周大夫推翻了自己早先认为是脑转移瘤的诊断,在仔细分析了波谱扫描胶片之后,他得出了新结论:颅内病灶不像是肿瘤,有可能是一种罕见的炎症!

2007年从夏到秋的一段时间,我惊讶地发现我脑瘤的症状减轻了。这一段时间进行的复查表明,颅内病灶正在缓慢地缩小。在如同重生般的体验中,我感觉到,癌症治疗体系有可能存在致命的弊端,而我们对癌症的认识也存在致命的偏差。这两个致命加在一起,会让生的希望变得渺茫。一些医学专家指出,“用药不当”大范围地存在着。其中一位认定,“目前癌症病人符合规范用药者仅为20%”。另外一位则指出,“有90%以上的癌症患者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疗方案”。这些数字令我震惊,癌症患者中竟有如此多的人     死于自己的疾病,     死于自己的恐惧和不正确的治疗

2009年春季的一天,我遇到社区卫生站的老护士长。说起我的病,她不禁大惊:“你现在还活着,真不容易。别人像你这样的,早死好几回了。好好珍惜吧!”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免费注册家庭山故事网,家庭教育故事猜猜看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详情点击此处

温馨提醒:当您做了文中的猜猜看选择题后,还可以继续思考:肺癌晚期的作者为什么到现在还活着?安阳的读者如果有兴趣,可以把答案告诉家庭山(微信号:jtshan999),答对者奖励在“家庭山书屋”(点击查看)免费借阅一本书。

问 题: 上面两个红色括号内分别填什么?
答 案:

(答案:不是,而是。)

死,是我们的归宿;生,只不过是我们走向死亡的路途。在经历了与死神的对话之后,我对死亡的理解变得达观和通透,我的生命也变得更加丰富和从容。我想这就是所谓向死而生”吧!

(摘编自《重生手记》)

关键词:选择

家庭山:生命掌握己手中,勇敢面对不盲从。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热烈祝贺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突破1000分(点击查看详情)!